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大学生犯罪数量不断增加,其中恶性暴力杀人案件比例很高,大学生恶性暴力犯罪给社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是什么因素导致大学生杀人犯罪的发生呢,诱发大学生杀人犯罪的自身因素有哪些?接下来本站为大家详细总结,各位要认真阅读。
诱发大学生杀人犯罪的自身因素分析如下;
大学生绝大多数已经成年,但是,同生理上的成熟相比较,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水平提高的相对缓慢,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这些大学生不同程度还具有未成年人的某些心理特点。
首先,大学生情绪不稳定,自控力较差。大学生还尚未迈入社会,自我约束能力差,感情比较脆弱、易冲动,缺乏对事件的正确处理与驾驭能力。在一定的突发事态刺激之下,容易冲动和感情用事,极有可能与他人发生冲突,容易产生偶发性犯罪。大学生犯罪中的伤害型案件多数都是起因于此。
其次,依赖心理过重,无法应对挫折。现在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一直比较顺利。进入大学后,他们往往要远离父母独立生活,但其潜意识中仍然在寻求依赖,自我定位不准,对挫折没有思想准备,一旦遇到重大事件容易产生过激行为。
最后,难以调整自身对社会变化的认识。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队伍的日趋膨胀,一些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如大学生失业现象增加等等。这些使现代大学生不再有过去大学生拥有的那种自认是出类拔萃的优秀者的想法,他们的自我预期值下降,这就使他们极易产生消极颓废的心理。
犯罪大学生心理为:虚荣、攀比、盲从、报复、嫉妒。请学校对犯罪大学生心理进行及时疏导,帮助大学生克服这些不良心理,这样才能有效的减少大学生杀人罪犯的事故发生。如果大家还想了解如何正确处理同学关系,就请继续关注下期的校园暴力知识讲座,小编会总结好等打击来查阅的,很高兴为大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