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填海造地主要受到城市发展阶段、城市需求、工程技术和填海理念的影响。与这些因素密切相关的可量化元素包括:GDP产值、投资、土地存量、人口增长、人口密度、货物吞吐量等。新加坡独立时,面积仅仅580余平方公里,是一个袖珍国家,但是在小小的国土上人口密度非常高。现在新加坡的人口密度,高达7000余人每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人口密度高的夸张的国家之一。为了解决地少人多的问题,新加坡除了常规建立高楼大厦,节省土地使用以外,填海成为了他们造地的方法。
新加坡在空间需求、填海本身的技术和理念的影响下,各时期的填海平均项目规模也存在差异。1970年以前,受城市土地需求影响和技术限制,平均项目规模较小;1970—1980年间,土地需求上涨,技术开始提升,平均规模上涨;1980—2000年间,受总量影响,平均规模稍有下降;2000年以后技术障碍基本破除,填海功能多样且平均项目规模稳步提升。
新加坡填海的理念经历了由粗放到节约的转变,其填海工程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滩涂围填、海滨围填和离岛围填。在填海初期,填土技术有限,基本在原有滩涂沼泽地的自然基底上进行围海造地,代表区域如驳船码头、唐人街;随着吹填技术的提升,开始在新加坡主岛外围进行海滨围填,基于原有主岛岸线向外平推获得建设用地,如东海岸、樟宜机场和大士等;随着全球对生态环境重视度的提高,平推式填海会对海洋生态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离岛式围填开始受到推崇,如裕廊岛和实马高岛。
今天本站小编对新加坡填海造陆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其他国家为什么要填海造陆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