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对于手机支付业务的安全性问题存在较多的忧虑,以及由此而衍生出来的信任风险已成为制约手机支付业务在更广阔领域普遍应用的主要障碍。那么手机支付模式下消费者有哪些疑虑?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手机支付模式下的消费者信任风险剖析
(一)手机支付模式下消费者面临的操作风险
移动支付模式下消费者面临的操作风险系指由于移动支付技术的不完善性,以及有问题的内部操作流程设计等因素导致移动支付业务流程中当事人操作纰漏,进而致使消费者遭受直接或者间接损失的风险。移动支付系统涉及提供移动支付服务的银行及移动业务运营商、使用移动支付业务的商户及消费者等多个当事人,其中任意一环节出现纰漏都将导致移动支付消费者的隐私信息泄露或经济损失。
操作风险主要表面诱因是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因其自身因素而导致其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其根源在于移动支付模式的技术及操作流程设计不完善。其一,移动支付运营商及商户在技术安全及操作流程设计领域投入相对不足。当前移动支付技术向着以蓝牙技术及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为代表的非接触式支付方向发展,复杂性技术的广泛应用降低了移动支付系统安全的稳健性。其二,第三方移动支付模式下的操作风险。自2011年以来,以支付宝、财付通、快钱为代表的互联网第三方支付企业大规模进入移动支付领域。由于第三方支付企业掌握海量的消费者关键私人信息,且将诸如联系方式、身份证复印件、家庭住址、汽车牌照等高密级的个人隐私存储在其服务器上。虽然第三方支付企业承诺为客户信息保密,并采取大量的网络安全措施来践行其对消费者的承诺,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后台漏洞一旦被黑客入侵而导致客户上网记录及身份数据信息泄露,将导致客户经济乃至名誉利益受损。第三方移动支付的操作风险在部分内部管理涣散的中小型第三移动支付机构中显得尤为突出。
(二)手机支付模式下消费者面临的信用风险
其一,手机支付交易双方的物理空间隔阂降低消费者信任感。鉴于移动支付所依赖的移动网络交易技术提供仿真交易环境有别于传统的消费类金融业务交易环境,交易双方在物理空间上相互间隔导致的心理隔阂,使得消费者对移动支付消费模式的信任度不足(董亚昕,2011)。移动支付服务在突破传统交易模式的时空界限方面给消费者增加的心理满足感,被交易双方的物理空间距离拉大所导致的消费者心理障碍所抵消。其二,支撑移动支付模式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当前我国仅有一部涉及电子金融行业的《电子签名法》在维系互联网及移动支付领域的信息安全与金融安全。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电子支付法律法规,及相关法律法规执行不力等原因,致使移动支付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维护。在移动支付过程中,消费者遭遇的支付障碍或金融诈骗常因为立案难、取证难、诉讼难等若干司法与执法环节的缺失而遭受巨大经济损失。当前的移动支付等电子金融领域的法律不健全严重妨碍了我国电子金融行业的运营规范性,制约了移动支付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手机支付模式下消费者面临的支付系统风险
其一,手机支付系统风险的基础性诱因在于移动支付运营商的移动支付系统存在安全性漏洞。移动支付依赖于物理网络传输数据。因移动支付网络技术或管理等原因,在客户信息在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中潜伏着系统兼容故障、当机或病毒侵入等可能引致客户信息丢失或被盗的风险,进而导致移动支付消费者遭受实质性经济损失。移动支付系统的攻击者通常采取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两种手段侵入移动支付安全系统。攻击者对移动系统的被动攻击方式通常以信息收集为目标,以嗅探及无线截获等技术为手段。由于被动攻击模式未侵入并更改移动支付系统数据库,因此较主动攻击而言更难防范。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提升具有双刃剑功效,在强化了移动支付安全技术水平的同时也强化了金融罪犯的犯罪工具效能,提升了金融罪犯用以实施移动支付犯罪的技术水平,从而加深了移动支付系统的安全威胁。
其二,手机支付盗窃犯利用移动支付系统漏洞实施犯罪,进而危害移动支付安全。俗称电子扒手的移动支付盗窃犯出于商业目的或个人利益的考量,通过运用手机病毒侵入用户手机或者其他物理手段获取用户帐号及密码,专事盗窃用户的智能手机PIN码或者其网银密码,给移动支付客户的消费行为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当前我国的移动支付业务领域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及安全标准,各移动支付业务运营商及商户通常采取适合其企业特质的移动支付安全措施。移动支付安全系统治理的多元化格局不仅增加了移动支付用户的支付业务的交易成本,从而降低了消费者体验移动支付业务的满意度;而且各安全标准之间潜在的兼容漏洞也给移动支付盗窃犯以可乘之机,系统性降低了移动支付安全系统的稳健运行水平。
为此,有必要探寻当前移动支付模式下诱发消费者信任风险的诸要素,并给出有针对性的消费者信任风险化解策略,以消除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业务的心理障碍,为有效促进我国手机支付业务的稳健发展提供消费者行为分析领域的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