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锈病7月产生锈孢子,借风传播到松柏上,侵入嫩梢。该病的发生、流行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春季多雨而气温低,或早春干旱少雨发病则轻;春季多雨,气温偏高则发病重。该病的发生与寄主物候期的关系表现为,若冬孢子飞散高峰期与寄主大量展叶期相吻合,病害发生则重,那锈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选用抗病品种,品种抗锈性差别较大,各地应因地制宜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对大面积栽培的粮食和经济作物锈病的防治,主要可利用锈菌寄生专化性这一特点进行抗病品种的选育;新叶展开后喷药防治,可选用25%的粉锈灵1500~2000倍液、敌锈钠250~300倍液、50%的代森锰锌500倍液、0.2~0.4%的波美度的石硫合剂、75%的氧化萎锈灵3000倍液,那么海棠锈病有哪些特征呢?
锈病主要危害海棠叶片,也能危害叶柄、嫩枝和果实。叶面最初出现黄绿色小点,扩大后呈橙黄色或橙红色有光泽的圆形小病斑,边缘有黄绿色晕圈。病斑上着生针头大小橙黄色的小点粒,后期变为黑色。病组织肥厚,略向叶背隆起,其上有许多黄白色毛状物,最后病斑变成黑褐色,枯死。叶柄、果实上的病斑明显隆起,果实畸形,多呈纺锤形;嫩梢感病时病斑凹陷,易从病部折断。
桧柏等植物被侵染后,针对和小枝上形成大小不等的褐黄色瘤状物,雨后瘤状物(菌瘿)吸水变为黄色胶状物,远视犹如小黄花,受害的针叶和小枝一般生长衰弱,严重时可枯死。
海棠锈病在我国普遍发生,除对海棠、桧柏造成危害外,还直接导致多种果树受害、减产。据观察,该病冬季寄生危害桧柏嫩枝,其中以蜀桧、龙柏发生较重,花柏、刺柏次之。夏季寄生主要危害苹果、梨、各类海棠、山楂等叶果和嫩枝,其中以犁树危害最重。
海棠锈病的病原菌有梨胶锈菌和山田锈菌(Gymnosporangiumyamadai)两种。 梨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asiaticum Miyabe exYamada),异名为(G. haraeanum Syd.),属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胶锈菌属。两种锈菌都是转主寄生,危害海棠类及桧柏类植物。
以上是本站小编介绍的海棠锈病有哪些特征的内容,海棠一旦出现上述症状要赶紧治理,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关于锈病的知识,敬请继续浏览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的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