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大多分布在西北农牧交错地带,这里多为旱作农业,其农业产量受气候波动的影响较大,粮食产量和降雨量之间存在着较密切的关系。其特点是“广种薄收,以丰补欠”。这种“广种薄收,以丰补欠”的波动农业,在人口压力的推动下,不断开垦宜农荒地和扩大耕地面积,就成为它的必然行为。当开垦范围受到限制时,以简化农业系统的结构,缩短人口的食物链,来试图养活更多的人口。因此,波动农业的机制实际上也就是该区沙漠化发生发展和不断恶化的机制。波动农业无法依赖小农业的技术路线,从根本上挣脱“人口——耕地——粮食”的螺旋,必定在“平面垦殖”中日复一日地去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由此可见,人口压力过大造成的土地沙漠化,实质上是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与农业技术和土地承载力相对滞后的矛盾所造成的,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地带,是经济和技术落后的必然产物。人口压力的关键在人口与当地土地承载能力的对比关系上,因此,与当地农业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沙漠化地区,目前大多仍以传统农业为主,生产技术落后,仍维持着广种薄收和只种不养的掠夺式经营方式。这就造成了沙漠化地区的生态系统内物质代谢循环的失调,破坏了生态平衡,从而引起沙漠化的发生和恶化。
因此,治理沙漠化的关键是突破技术层面的限制,从经济学、生态学和沙漠学相结合的角度,把沙漠化治理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目前特别是要与农业经济的发展有效结合起来,通过施用高新技术、改造生产要素条件来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通过产业重组、提高技术含量,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改善农村经济状况,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就可以使沙漠化土地的承载力发生跃迁,从而消除沙漠化产生的根源,使沙漠化土地得以整体逆转。
今天小编对中国土地沙漠化防治策略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土地沙漠化如何防治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本站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