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子囊菌引起病害防治

子囊菌,顾名思义是一类能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的微生物。现在已知的子囊菌有四万五千多种,并且每天都可能会有新的子囊菌被发现。那么子囊菌引起病害防治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本站来为大家讲解下吧。

与真菌型病害相同,子囊菌也有菌丝和孢子,但是,明显表现为活力强、传播速度快、危害更加严重,如鸡爪病(炭角菌类),可以认定为是“鸡腿菇专有癌症”,一旦发生,畦面上将会出现一丛丛棕褐色珊瑚状子实体,常规药物基本无效——只能寄希望于综合预防和物理+化学处理法。

1.鸡爪病:菌丝阶段肉眼无法辨认,菇床只是表现为迟迟不出菇,表面有些许灰白色菌丝出现,极易误认为是鸡腿菇气生菌丝;其菌丝成熟后,即可在菇床上长出棕褐至暗褐色珊瑚状子实体,丛生,形同“小刺猬”,剖料观察,可见其基部菌索极为粗壮,直达料底,手拉其菌索韧性较大;菌索着生处鸡腿菇菌丝仍不减少,但由于该病菌具有较强的生长优势,所以抑制鸡腿菇菌丝不再发生菇蕾,危害性极大,而且发生极为普遍。另据介绍,该类病菌的菌丝是“插入”鸡腿菇菌丝体中形成危害的,所以,一旦染上该病,鸡腿菇便不会再出菇;

在鸡腿菇生产中属于“癌症病害”,目前尚无有效药物可用,只待菌业内外人士共同努力,研究出有效方法或药物。另据相关广告资料,有企业称,已经研究出相关药物,可以有效杀死鸡爪病,截至本书发稿,我们尚未进行该类试验,只待此后抓紧时间进行类似试验,并尽快将结果公开。 目前我们的处理措施是:将初发生的炭角菌子实体扩大5~10厘米范围挖除,小心移至菇棚外,连同其它挖出的杂菌或子实体一同处理,连片棚区最好能集中挖除处理、集中烧毁或深埋40厘米以下,不可乱弃。

因为该类子囊菌孢子抗性较强,既无有效药物杀死,又可抵抗一般自然的寒热条件而不死亡,一旦随空气、人体、原料、工具等进入菇棚,在适宜条件下可重新萌发,再度形成危害。病菌挖除后,基料以及覆土材料应撒施石灰粉,然后深埋;如果基料偏多,或者配合清棚,应在撒施石灰粉的同时,将之建堆,料堆表面参考绿肥制作方法用稀泥密封处理,根据气温,1~3个月后,即可作为大田作物的基肥。

2.盘菌类:俗称“地碗菌”、“假木耳”,覆土层上及菇畦周边或墙体上长满一层质地如木耳类的碗状肥嫩子实体,使鸡腿菇发生数量少甚至不发生菇蕾,自然影响产菇量。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覆土材料未经严格处理或处理方法不当,基料带菌播种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另处,菇棚消杀处理不彻底也是重要的致病原因。处理措施:参考本节“鬼伞类”等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3.鱼子病:发病初期往往不被注意,但至发病中期,鸡腿菇菌丝迟迟不能吃料,甚至有所“退菌”,剖开料床检查,可见料内有许多如小米粒般大小的白色的球状物,即其闭囊壳,有的甚至成堆发生,严重时料内根本没有鸡腿菇菌丝,并发出难闻的腐烂气味,为数不少的生产中出现发菌缓慢、菌丝迟迟没有进展或者发生“退菌”现象时,该病菌的侵染比例占40%左右。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我们的措施是加强通风,降低湿度,尽快降低基料含水率,对于直播栽培的,予以撬料配合,约一周后再行覆土。

以上就是有关子囊菌引起病害防治的常识介绍,希望可以对你有帮助,如果你还想知道更多关于子囊菌病害这方面的常识,请到本站来搜索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子囊菌引起病害防治  子囊  子囊词条  病害  病害词条  防治  防治词条  引起  引起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