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应山滑肉”的做法和来历(图)

应山滑肉”是楚乡名馔,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由唐代开元年间古荆州应山名厨首创。仔细说来,名声可比其他美食大多了。 

原来有一位姓詹的名厨,有一手专门制作肉馔的绝活儿——滑肉。一般人总是非常喜爱吃猪肉烹制的美味、可又多嫌油腻过大而只好忌口,这位詹厨偏取特别肥腻的猪奶脯肉做菜。有趣的是他要经过独特的处理,即把去皮后切成骨牌状的猪奶脯肉块长时间用清水浸泡,   

再多次冲洗和沥水,减少油腻。然后用精心配制的多味调料拌匀改味。一段时间后,再上油锅烹炸,出锅后笼蒸。这样几经调制之后,送上餐桌的竟是一种肉质鲜嫩,口感滑爽,口齿留香的特色美食了。于是詹厨特将这道肉馔命名为“滑肉”。从此,此馔在应城广为流传,就连办红白喜事的,也少不得这道美食呢。随着滑肉名声远扬,大约开元年间,唐玄宗听说了“应山滑肉”十分出名,便派人专程把詹厨召进宫中,让他在御膳房专门烹制滑肉。玄宗吃了极为满意,一时间詹厨备受青睐,得到许多的赏赐,还真让别的御厨大为嫉妒呢。 

有道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贪吃贪玩的玄宗皇帝远离朝政,使得奸臣专权误国有隙,终于招致了一场“安史之乱”的社会大动荡。老百姓倍遭兵变战乱之苦,暂且不说。就连那位饱食终日的玄宗皇帝,竟也连惊带吓,再也食不知味了。奸相李林甫不让玄宗吃带咸味的食物,反倒一再让御厨烹制甜食,使得皇上胃口大倒。有一天,唐玄宗专门召见詹厨,说想吃应山滑肉解馋。詹厨早对皇上体弱十分心疼,便着手烹制。哪知滑肉烹制完毕,奸相李林甫却不让送给皇上吃。他还在玄宗面前故意说:“陛下体弱,若进咸食必定身体大亏。只怕滑肉下肚后,性命难保……”玄宗平日对李林甫宠信非常,总是言听计从。此时难免龙颜大怒。他在奸臣唆使下,传令将“心怀鬼胎”的詹厨推出斩首了。可怜忠心耿耿的詹厨竟做了屈死的千古冤鬼。这一天正是农历八月十三。临刑之前,詹厨还让人传话给皇上:“不出百日,帝非食盐。否则,性命难保。” 

唐玄宗病体真的一天天加重了。御医冒死进谏,说:“只有吃带咸味的食物,才能让龙体恢复。光吃药是不会完全病愈的。”由于光进甜食,也实在让玄宗受不了。他终于想到詹厨死前所说的话是有道理的。于是不再听李林甫的话,一边服药,一边改进咸食,终于病情好转,一天比一天有精神了。有一天,玄宗忽然心血来潮,又想起多日未进美味应山滑肉了,便让人传话御膳房。可进呈面前的却不是往日熟悉的詹厨,而是别的御厨。这一来还真让皇上动了恻隐之心,便后悔不该杀他。追悔莫及的唐玄宗亲口传谕:封已死的詹厨为“詹王”,农历每年八月十三举行祭祀盛典。 

詹厨由冤鬼变为受人祭祀的“詹王”,成为中国饮食文化史上的一件可圈可点的大事,也被后人记录了下来。应山滑肉的典故和它的创始人一样,也同样被后世广为传诵,在中华美食苑里占有独特的一席之地。至今,湖北及其他许多地方的饮食行业,仍有“八月十三祭詹王”的民间活动。应山等地逢年过节和请客盛宴,还将“应山滑肉”当作头菜献上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应山滑肉”的做法和来历  应山  应山词条  来历  来历词条  做法  做法词条  
秘方秘方

 糖尿病神方

鲜菱角二斤(带壳)洗净,和水煎煮,得汁一大碗,俟其微温时分上、下午两次服下,连服三天(次),以後每周服一次,五、六次後此病可愈,体质稍弱者,共服七次,即可去检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