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喝酒御寒正确吗
不正确。
喝酒后的确会有短暂的发热感觉。因为酒里含酒精,酒精能刺激血管扩张,并加速血液循环,使身体增加温暖感。所以喝酒后会使人体皮肤温度升高,产生温暖感觉。但这种温暖感并不能持久。因为体表的血管越是舒张、松弛,体热的散发就越快,使体温急骤下降,人就产生了强烈的寒冷感觉。因身体散热速度加快而消耗的热量,比酒精供给的热量还要多。等酒劲过去,机体贮存的大量热能散发体外,而因为酒精作用,血管不能及时收缩防止血液散发热量,身体御寒能力反而下降,使人浑身起鸡皮疙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酒后寒”。喝了酒,反而比不喝酒更容易产生寒战、导致受凉或感冒。
尤其老年人需注意,靠饮酒御寒对老年人更为不利。老年人本来就对体温变化不十分敏感,如因喝酒引起体温中枢调节紊乱,更容易损伤其调温功能。大量饮酒可引起急性酒精中毒,会导致醉酒者昏迷、神志不清。如果是醉倒在室外的严寒中,还会使人出现感冒、冻伤等症状,甚至有冻死的危险。
冬天御寒的7大误区
1、经常戴口罩
冬天天气寒冷,很多人习惯戴口罩。其实,鼻黏膜里有丰富的血管和海绵状组织,血液循环十分旺盛,对吸入的冷空气有加温作用。鼻腔管道十分曲折,能对冷空气进行加热,经过鼻子时,会对鼻子健康会不利。
2、蒙着头睡觉
冬天很多人习惯把自己的头蒙在被窝里睡觉,感觉上暂时可能会暖和些,但是被窝里的氧气会越来越少,二氧化碳和不洁气体却越积越多,所以蒙头大睡后,经常会感到昏昏沉沉的,全身疲乏无力。
3、衣服穿厚才保暖
冬季有的人为了保温防寒,穿得鼓鼓囊囊,以为穿得越多越暖和。其实,这只是片面的。因为衣服本身不产热,只起到隔离的作用,使得衣服与肌体、衣服与衣服之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小气候区,使人体的热量得以保存,从而感觉到温暖。另外,冬季最宜吃火锅如穿衣过多过厚,则由于热量大,会使皮肤血管扩张,流向皮肤的血流增多,从而增加了散热。这样,反而降低了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
4、手脚冰冻用火烤
冬天手脚长期暴露在外,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此时,要是马上用火烘烤会使血管麻痹、失去收缩力,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动脉瘀血、渗透压增强,局部易瘀血。轻的形成冻疮,重的造成组织坏死。所以,冰冻的手脚只能轻轻揉擦,使其慢慢恢复正常温度。吸进的冷空气进入肺部之后,一般已接近体温。戴口罩防寒,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黏膜都得不到锻炼,抗病能力会下降,反而容易感冒或者得鼻炎。
5、常吃火锅保暖
冬季很多人都喜欢吃火锅。然而,火锅并不是对每个人都适宜。冬季气候干燥,火锅调料又偏于温热,如畏寒明显尤其是四肢怕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属中医阳虚者,吃火锅较宜。如有口干舌燥、自汗盗汗、动辄气促、午后升火、手足心易热、舌质红或偏红、大便干结等属中医气阴两虚者,应少食或不食火锅。高血压、胃病患者不宜食辣。
6、喝酒御寒
饮酒后有浑身发热的感觉,这是酒精促使人体散发原有热能结果。酒劲过后,因大量热能散出体外,反而使人浑身起鸡皮疙瘩,导致酒后寒。
7、空调温越高越好
为了在室内享受温暖,有相当一部分人,喜欢将空调的温度调至27℃或以上,使得室内温度如同春夏之交,的确使人感觉十分舒适。但长期在空调环境中的人易患空调综合征。具体表现为鼻塞、口干、咽喉干燥、头疼、免疫功能下降等。室内外温差太大,极易患感冒;一些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则容易发生中风、心肌梗塞、面神经瘫痪,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