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约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关于人类为什么要花如此长时间睡眠的疑问一直困扰着科学界。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睡眠不是既往大家认为的“被动静止”状态,而是一个活跃的“主动”生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脑会进行记忆的整合,“杂质”的清理,并在大脑的帮助下调整内分泌、消化、心血管等全身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从而蓄积能量、调整状态,以更好地完成各自的生理功能。那么,当睡眠出了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约27%的人有睡眠问题。2015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我国约有31.2%的人存在严重睡眠问题。而2018的报告显示,约16%的人夜间睡眠时间不足6个小时,高达83.81%的人经常受到睡眠问题困扰。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30~69岁人群的睡眠呼吸暂停患病率达23.6%。
尽管我国的睡眠障碍发生率如此之高,但是睡眠障碍性疾病对普通百姓来说仍然十分陌生,并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
相反,“打呼噜就是睡得香”“睡不好自己买点安眠药吃就好了”等不正确的观念十分普遍。因此,普及正确的睡眠健康理念,了解睡眠障碍性疾病的基本知识十分必要。
那么,到底什么是睡眠障碍呢?睡眠障碍,顾名思义指任何原因导致的睡眠质量和/或数量的改变,从而影响生理功能。损害健康的各类睡眠问题。
根据最新的国际睡眠疾病分类目录,目前已明确的各类睡眠障碍达近百种,其中,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睡眠障碍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睡不着”,包括各类失眠或生物节律醒睡障碍,一类是“睡不好”,以睡眠呼吸障碍为代表。
睡不着?谨慎服药
“睡不着”,即失眠,是指在充足的睡眠条件下仍不能获得足够数量的睡眠,从而引起的睡眠功能障碍。
由于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工作压力、外部环境等的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出现“睡不着”的情况,因此,失眠成为当今社会一个严峻的问题。随之而来的“安眠药”不合理使用问题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其实,失眠也分很多类型,因此,在药物选择使用上需要进行准确的辨别,从而保证治疗效果,减少潜在的副作用。
从病因上来讲,大部分的失眠与生活方式、周围环境以及社会因素等有关。因此,对于失眠的最合理治疗应该首先集中在生活方式调整等方面上,这也是目前公认的失眠一线治疗,医学上称为“认知行为治疗”。
此外,很多看似失眠的患者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失眠,而是生物节律障碍导致的睡眠醒睡时相紊乱。
我们身体的每个细胞内部都有一个类似钟表的结构,大脑内也有一个“时钟”中枢,这些结构控制人体包括睡眠在内的所有生理活动,当这些生物钟与地球自转产生的日夜节律出现不匹配时,就会出现夜间不能入睡、白天精力不足的类似“失眠”的症状。
如果把这些患者当成失眠来治疗,就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且容易诱发潜在的并发症。
因此,“睡不着”时一定不能简单地买点“安眠药”,应在专业医生评估指导下有的放矢进行治疗。
睡不好?尽早就诊
“睡不好”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睡眠质量下降,从而导致的睡眠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形式是睡眠呼吸障碍。
睡眠呼吸障碍是指睡眠时上气道狭窄阻塞或呼吸驱动异常等原因引发的呼吸紊乱,其中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俗称鼾症)最为常见。
由于在睡眠过程中频繁出现呼吸暂停或通气不足,从而会导致血液中氧气含量降低,引起睡眠过程中频繁的觉醒,从而破坏睡眠结构,导致白天嗜睡,并继发引起全身多系统损害,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2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
研究表明,未经治疗的重度鼾症患者病死率比普通人群高3.8倍,心血管疾病相关病死率高5.2倍。
为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提倡该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出现以下问题,常提示可能存在睡眠呼吸障碍,因此建议尽早就诊。
1.晨起口干、咽痛。
2.醒后不解乏、白天困乏。
3.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4.频繁起夜。
5.睡眠易醒或入睡困难。
6.情绪不稳定。
7.原有的慢性病加重,如血压不稳定等。
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症状及多导睡眠监测(PSG)来诊断该类疾病。
由于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的病理机制复杂,因此,治疗手段多样,目前提倡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特点,实施个体化联合治疗。
对于一些体重指数(BMI)超过25kg/m2的患者应鼓励减重并尽量侧卧睡眠。
对于有其他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滥用药物患者,应建议规范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于程度较重的患者,临床治疗主要包括无创气道正压通气(NPPV)治疗、口腔矫治器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等。
对每一个患者应在全面评估病情特点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建议患者不要自行开展相关的治疗措施,如自行购买佩戴呼吸机、自行购买止鼾器等,盲目的操作有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应于正规医院进行专业的睡眠监测评估后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开展相关的治疗。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