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瘀止血药能消散瘀血而止血,适用于因瘀血内阻而血不循经之出血证。那么化瘀止血的中药有哪些呢?下面是化瘀止血药介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化瘀止血的中药有哪些
1、三七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微苦。归肝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散瘀止血、消肿定痛。属止血药下属分类的化瘀止血药。
【临床应用】用量5~10克,煎汤服;外用磨汁涂、研末撒或调敷患处。用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2、蓍草
【性味归经】性平,味酸、苦。归肺经、脾经、膀胱经。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活血通经。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临床应用】用量3~10克,水煎服。临床多用于经闭腹痛、急性肠炎、阑尾炎、扁桃体炎、乳腺炎、跌打损伤和毒蛇咬伤等。
3、莲房
【性味归经】性温,味苦、涩。归肝经。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用量5~10克。外用:适量,研末掺患处或煎汤熏洗。用于崩漏,尿血,痔疮出血,产后瘀阻,恶露不尽。
4、血竭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咸。归心经、肝经。
【功效与作用】祛瘀定痛、止血生肌。属止血药下属分类的化瘀止血药。
【临床应用】用量1~2克,研末内服或入丸剂;外用研末撒或人膏药用。用治跌打损伤、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临床用治妇女月经过多、痛经、咳血、便血。
5、蒲黄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肝经、心经。
【临床应用】用量4.5~9克。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用治各种出血症、瘀滞痛症,如瘀滞胸痛、胃脘疼痛以及产后瘀痛、痛经;血淋、血痢等。
6、一点血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甘,苦。归肾经、肝经。
【功效与作用】补气养血,散瘀止血。属止血药下分类的化瘀止血药。
【临床应用】内服:煎汤,15~30克;绞汁、炖肉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主治病后虚弱、吐血、咯血、衄血、崩漏、血虚经闭、带下、跌手打损伤。
7、花蕊石
【性味归经】性平,味酸、涩。归肝经。
【临床应用】用量4.5~9克,多研末服;外用适量。用治咯血,吐血,外伤出血,跌扑伤痛。
8、景天三七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微酸。归心经、肝经。
【功效与作用】散瘀止血,安神镇痛。属止血药下属分类的化瘀止血药。
【临床应用】用量9~15克,水煎服。鲜品60~90克。外用捣碎敷于患处。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衄血、吐血、咯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子宫出血,以及心悸、烦躁失眠;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烧烫伤。
9、飞龙掌血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归脾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祛风止痛、散瘀止血。属止血药下属分类的化瘀止血药。
【临床应用】用量6~15克,煎服。用治风湿痹痛、胃痛、跌打损伤、吐血、衄血、刀伤出血、痛经、经闭、阿米巴痢疾、牙痛、疟疾。外用适量,捣烂或研末敷患处。
10、大叶紫珠
【性味归经】性平,味辛、苦。归肝经、肺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散瘀止血,消肿止痛。属止血药下属分类的化瘀止血药。
【临床应用】 15~30g,外用适量,研末敷于患处。用于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外伤出血,跌扑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