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
即头顶部。头顶骨(颅盖) 解剖学上的顶骨。指头部覆盖包围着脑髓的骨骼部份,简称头颅。主要由左右顶骨和额骨的一部份、枕骨的一部份构成。
囟(囟门)
位于头顶部的前方正中,相当于额骨与左、右顶骨的联结处。婴幼 儿因顶骨尚未完全长成合缝,囟门未闭,所以在此处可以用手触到 血管的跳动。
额颅(额)
又叫“颡”(音嗓),指颜面上部,头发边缘以下,两眉以上的部 份。
发隙
即头皮上生长头发的边缘部。其中在额部上方的头发边缘叫“前发际”, 在项(后头)部上方的头发边缘叫“后发际”。
额角(头角)
即前发际在左、右两端弯曲下垂所呈的角度。
曲周(曲隅)
位于额角外下方,耳前上方的发际呈弯曲下垂的部份。
兑发(锐发)
在头发的曲周部向下方伸延的部份,相当耳的前方,俗称鬓边。
枕骨(玉枕骨)
同解剖学上的枕骨,位于头顶部的后方,头颅骨的后下方。
完骨
指耳廓后面隆起的骨,即解剖学上的颞骨乳突的部份。穴位名。位于颞骨乳突尖端的后方凹陷处,属足少阳胆经。
庭(天庭)
位于额部的中央,望诊时常作为诊察头面部疾病的部位。
颜
指面部的前面正中部份。指左、右眉目之间的部位。指额部的中央部份。
阙(阙中、印堂)
即鼻根部上两眉毛之间的部位。古人认为望诊这个部位可以作为诊察肺部疾病的参考。
阙上
指阙中稍上方的部位,相当于天庭部的下方。古人认为望诊阙上可以作为 诊察咽喉病症的参考。
山根(王宫)
又称“頞”(音饿),“下极”。位于左、右侧目内眦的中间。古人认为望诊此处以诊察心病的参考。
颊
俗称下巴或下巴壳。指由承浆以下至下颔骨下缘的部位。
太阳
即“颞颥”穴位名,部位在眉稜骨梢和外眼角中点向约一横指处。 系经外奇穴。
颞颥(鬓骨,太阳)
位于眼眶(眉稜骨)的外后方,颧骨弓上方的部位。
颧骨
位于眼的外下方,在颜面部隆起的部份,即解剖学上的颧骨骨。
巨分
指由鼻其外缘向口角外侧伸延的皮肤皱纹沟(所谓:口旁大纹处,即鼻翼沟)。古人认为望诊此处可以作为诊察股部内侧疾病的参考。
腮
腮,又称顑,位于口部的外方,颊部的前方,颐部的上方。相当于口腔粘膜的外壁。
颐
位于颏(音孩)部的外上方,口角的外下方,腮部下方的部位
颊
在耳的前方,额骨外方的部份。
蕃
在颊部的后方,耳根前方的部份叫做蕃。
颊车
又名“下牙床”,“牙床“,即解剖学上的下颔股。穴位名。位于下颔骨角的前上方,属足阳明胃经。
颔
指下颔骨(颊车)相当于耳下的一部份。
白睛(白眼、气轮)
即眼球呈白色的部份。相当于眼的球结膜和巩膜部份。
黑精(黑眼、风轮)
即眼球外观呈黑色的部份,相当解剖学上的角膜部份。
黄仁(睛帝)
即眼球角膜后方的虹膜,也属于“风轮”的份。
瞳神(瞳子、水轮、瞳仁)
相当于解剖学上的瞳孔部位,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等组织的合称。
内眦
又叫“大眦”,即内眼角。指上、下眼睑在鼻侧连结的部位。
外眦
又啡“锐眦”,即外眼角。指上,下眼睑在颞侧连结的部位。
血轮
指眼的内眦和外眦的合称。
泪窍(泪堂)
位于内眦部,在上、下眼脸内方各有一小孔处,为排泄 眼泪的通道。
目眶骨(目眶)
眼窝四周围的骨骼。其中在眼窝上方的又称眉稜骨。在眼窝下 方的又称“[出页]骨”。 ◎(按:[出页]为一个字)
眉稜骨
指眼眶上缘的骨,相当于解剖学上的额骨构成眼眶的部份。
[出页]骨([出页])
指眼眶下缘的骨,相当于解剖学上的上颔骨和颧骨构成眼眶的部份。
睫(睫毛)
即上、下眼脸边缘的细毛,有防止灰尘和强烈光线侵目的作用。
目弦(眼弦,目纲)
即上,下眼睑的边缘部,此处着生睫毛。又叫做“目上纲 ”及“目下纲”,或“目上弦”及“目下弦”。
胞睑(目胞,眠胞、目裹,目窠,肉轮)
即上,下眼睑(俗称眼皮)。又分别叫做“目上胞”及“目下胞”。此外也有将上眼睑叫做“胞”,下眼睑叫 “胞”的。
约束
即眼睑(眼胞)。相当现代所说的括约肌。如肛门括约肌,眼轮匝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