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血藤(双子叶植物纲豆科植物)
多年生藤本,野生于山谷林间、山地灌木丛中,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区。其干燥藤茎,作为一种传统的活血补血中药,其药用历史久远。
形态特征
攀援藤本,幼时呈灌木状。小叶纸质或近革质,异形,顶生的两侧对称,宽椭圆形、宽倒卵形至近圆形,长9-19厘米,宽5-14厘米,先端骤缩为短尾状,尖头钝,基部宽楔形,侧生的两侧不对称,与顶生小叶等大或稍狭,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两面近无毛或略被微毛,下面脉腋间常有髯毛;侧脉6-8对,微弯;小叶柄长5-8毫米,被微毛或无毛;小托叶钻状,长3-6毫米。圆锥花序腋生或生于小枝顶端,长达50厘米,花序轴、花梗被黄褐色短柔毛,苞片和小苞片线形,宿存;
花萼短小,长3.5-4毫米,萼齿比萼管短2-3倍,下面3齿先端圆或略钝,长不及1毫米,上面2齿稍长,多少合生,外面密被黄褐色短柔毛,里面的毛银灰色,较长;花瓣白色,旗瓣扁圆形,长4-4.5毫米,宽5-5.5毫米,先端微凹,基部宽楔形,瓣柄长2-2.5毫米;翼瓣斜楔状长圆形,长3.5-4毫米,基部一侧具短尖耳垂,瓣柄长3-3.5毫米;龙骨瓣倒卵形,长约3毫米,基部一侧具短尖耳垂,瓣柄长3-3.5毫米;雄蕊内藏,花药球形,大小均一或几近均一;子房近无柄,下面被糙伏毛。荚果近镰形,长8-11厘米,密被棕色短绒毛,基部具长4-9毫米的果颈;种子扁长圆形,长约2厘米,宽约1厘米,种皮紫褐色,薄而脆,光亮。花期6月,果期11-12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800-1700米的山地疏林或密林沟谷或灌丛中。
分布范围
我国特产,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和福建等省区。
化学成分
鸡血藤所含化学成分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黄酮、酚、木脂素、蒽醌、三萜、甾体、挥发油、脂肪酸及衍生物等。其中,黄酮类成分为主要成分,也是一类重要的活性物质。而且有研究表明,正品鸡血藤中所含黄酮类成分种类最多,含量也最为丰富,结构类型多样,可分为异黄酮类、黄烷(醇)类、黄酮类、异黄烷类、二氢黄酮(醇)类及查尔酮等。
药理活性
研究发现,鸡血藤提取物、总黄酮及其所含化学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影响、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等。
主要价值
茎入药,是中药鸡血藤的主要来源之一,有祛风活血、舒筋活络之功效。主治腰膝酸痛、麻木瘫痪、月经不调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