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学科普
2020-03-07
脾虚肥胖代表方---参苓白术散
中医认为肥胖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体内膏脂堆积过多,体重异常增加,并伴有头晕乏力、神疲懒言、少动气短等症状的一类病证。
多因年老体弱、饮食不节、缺乏运动、先天禀赋等原因导致。
病位主要在脾与肌肉,与肾气虚关系也十分密切。
具体表现为脾气虚则运化转输无力,水谷精微不能够正常输布,则转化为膏脂和水湿留滞于体内而导致肥胖。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临床表现各异,前人有“肥人多痰”、“肥人多湿”、“肥人多气虚”,就是对不同证型的概括。
患病日久还可变生消渴、头痛、眩晕、中风、痹症等疾病。
治疗上根据症候不同来补虚泻实,补虚常用健脾益气结合补肾,泻实常用祛湿化痰,结合行气、利水、化瘀等法。
脾胃虚弱,饮食不化,水湿内停的患者往往表现为肥胖臃肿,神疲乏力,身体困重,胸闷腹胀,食欲不佳,大便次数多,不成形,舌胖大有齿痕,苔白腻。今天我们就针对临床上非常多见的脾虚肥胖这一证型来讲讲它的代表方剂-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出自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由人参、白术、茯苓、山药、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莲子、炙甘草组成,枣汤调服,具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的功效[2],
君药
人参味甘、微苦,性温、平,归脾、心、肺经。可滋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调荣养卫、大补元气、复脉固脱。
白术味甘、苦,性温,归脾、胃经,可健脾运土、燥湿和中的功效,被前人赞为“脾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脾、肾、心经,善渗泄水湿,又可健脾补虚。
臣药
山药味甘,性平,归肺、脾、肾三经。可补脾养胃、益肺生津、补肾涩精。
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可健脾除湿,利水除痹,清热排脓。
白扁豆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可补脾化湿。
莲子味甘、涩,性平,入脾、肾、心经,可补脾止泻,益肾养心。
佐药
砂仁可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桔梗可宣肺利气,通调水道。
使药
甘草、枣汤调服健脾和中,调和诸药。
全方合用,使得脾气健运,湿邪得去,药性平和,温而不燥,是治疗脾虚湿盛的常用方剂。
原方为散剂,将上述药材研末后调服用,现代常用的剂型包含丸剂、颗粒剂、口服液、胶囊等多种,可根据自身需求酌情选择。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
作者|关芸 内分泌一科——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参考文献:
[1]太平惠民和剂局.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M].刘景源,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3.
[2]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