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能造成膈肌位置下降的因素,如膈肌活动力降低,腹腔压力降低,腹肌收缩力减弱,胃膈韧带、胃肝韧带、胃脾韧带、胃结肠韧带过于松弛等,均可导致下垂。
胃下垂的偏方治疗方法
胃下垂临床表现
轻度下垂者一般无症状,下垂明显者可以出现如下症状
1、腹痛
多为持续性隐痛。常于餐后发生,与食量有关。进食量愈大,其疼痛时间愈长,且疼痛亦较重。同时疼痛与活动有关,饭后活动往往使疼痛加重。
2、恶心呕吐
常于饭后活动时发作,尤其进食过多时更易出现。这是因为一次进入较大量食物,加重了胃壁韧带之牵引力而致疼痛,随之出现恶心、呕吐。
3、便秘
便秘多为顽固性,可能由于同时有横结肠下垂,使结肠肝曲与脾曲呈锐角,而致通过缓慢。
4、腹胀及上腹不适
患者多自述腹部有胀满感、沉重感、压迫感。
5、神经精神症状
由于胃下垂的多种症状长期折磨病人,使其精神负担过重,因而产生失眠、头痛、头昏、迟钝、抑郁等神经精神症状。还可有低血压、心悸以及站立性昏厥等表现。
治疗胃下垂的偏方
潞党参黄芪治胃下垂
【偏方组成】潞党参30克,黄芪30克,当归须20克,肉桂6克,柴胡15克,绿升麻6克,炒白术15克,炒枳实10克,鸡内金6克,桔梗10克,旋覆花(布包)10克,黄连3克,蒲公英10克,怀山药30克,陈皮6克,白云苓10克,谷、麦芽山15克,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饭前服。3个月为1个疗程。
仙人球煮肉治胃下垂
【偏方组成】鲜仙人球60克,瘦猪肉50克。
【用法用量】先将瘦猪肉剁碎制成肉饼后,与仙人球一起煮熟,晚上睡前顿服,每日1剂。1个月为1疗程。
苍术治胃下垂
【偏方组成】苍术15克。
【用法用量】加水武火煮沸3分钟,改用文火缓煎20分钟,煎成药汁300(亦可直接用沸水浸泡)。少量频饮。每日1剂,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
【宜忌】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服。
茱萸党参治胃下垂
【偏方组成】吴茱萸、党参、桂枝克12克,白术、茯苓、陈皮、制半夏克10克,干姜20克,旋覆花15克,炙甘草6克,大枣6枚。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15日为1疗程。
云苓党参治胃下垂
【偏方组成】云苓25克,党参、黄芪、山药、当归、山楂各15克,柴胡、郁金、白术、枳壳、鸡内金山12各,升麻、陈皮、甘草各9各,大枣10枚。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加减】若痛甚者,加元胡12克;若肝脾下垂者,加鳖甲31克;若溃疡者,加白及12克,乌贼胃15克。
半夏升麻治胃下垂
【功能主治】升阳补气,和调寒热。主治胃下垂。适宜于寒热夹杂,气虚阳陷者。
【偏方组成】半夏10克,升麻10克,干姜2克,党参30克,炙甘草3克,川三七3克,黄连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3次饭前服,4周为1疗程。
升麻石榴皮治胃下垂
【偏方组成】升麻适量,石榴皮(鲜品)适量。
【用法用量】升麻(研粉)适量,与石榴皮(鲜品),数量不拘,以粘结成块为度捣烂,制成1枚直径1厘米的药球,置于患者神阙穴(肚脐),胶布固定。患者取水平卧位,将水温60℃的热水袋熨敷肚脐,每次半小时以上。每日3次,10天为1个疗程。
【宜忌】熨敷以饭前为宜,治疗期问不暴饮暴食,避免情绪波动。高血压、冠心病、甲亢、早妊、咯血患者忌用本方。
胃下垂的预防
1、细嚼慢咽
胃下垂患者的胃壁张力减低,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及增强胃蠕动和促进排空速度,缓解腹胀不适。
2、食物细软
平时所吃的食物应细软、清淡、易消化。主食应以软饭为佳,如面条要煮透煮软;副食要剁碎炒熟,少吃生冷蔬菜。但应注意的是,鱼肉不可过熟,因为鱼肉在半生不熟时最嫩和易消化,对胃的负担最小。
3、少食多餐
由于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减弱,过多的食物入胃,必然会滞留于胃内引起消化不良。所以,饮食调理的第一要求便是每次用餐量宜少,但次数可以增加,每日4—6餐为合适。
4、减少刺激
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姜、过量酒精、咖啡、可乐及浓茶等,可使胃下垂患者的反酸、烧心症状加重,影响病情改善,故而这些食物应尽量少吃少喝,有所限制。少量饮些果酒和淡茶有利于减缓胃下垂的发生与发展。
5、营养均衡
胃下垂患者大多体力和肌力都很弱,加之消化吸收不好,容易产生机体营养失衡,故较正常人更感到疲劳和精神不振。因此,患者要注意在少量多餐的基础上力求使膳食营养均衡,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比例适宜。其中脂肪比例偏低些。
6、动静相宜
胃下垂患者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防止胃下垂继续发展,还可因体力和肌力增强而增强胃张力,胃蠕动,改善症状。
7、防止便秘
日常饮食中多调配些水果蔬菜,因为水果蔬菜中含有较多维生素和纤维素,尤其是后者可促进胃肠蠕动,使粪便变得松软润滑,防止便秘发生。如清晨喝杯淡盐水或睡前喝杯蜂蜜麻油水,以缓解和消除便秘。
通过以上文章大家是不是对胃下垂的相关知识有了一些了解了呢,胃下垂的治疗偏方也都掌握了吗?胃下垂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平时的一些细节方法很重要,少餐多少、营养均衡,才是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