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怪病痰作祟——排痰针法

     怪病顽疾痰作祟,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佳美师姐学习排痰针法

   学习排痰针法之前,我们先复习下排胃水针法。因为排痰针法是在排胃水针法的基础上延伸的。

排痰针法,是在排胃水针法的基础上,加双侧天枢、丰隆、大横、曲池、陷谷、支沟。排痰针法,顾名思义,可以疏布津液、祛除痰饮水湿。凡是舌苔厚腻、脉粘滞的人,都可以使用这套针法。 

          

         

针法原理  

现在我们来讲一下排痰针法的原理。

首先从排胃水针法讲起,我们常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中医讲究“治病求本”,既然“脾为生痰之源”,那我们治疗时就应该先考虑“脾胃”。

因为脾胃不运化,很容易导致痰湿内生。而且现代人的饮食生活习惯,导致体内的痰浊比古人的更难处理,所以我们先用排胃水针法调理脾胃。

          针法穴象

    

 曲池穴:弯曲的肠道易储留水,就像我们的水池一样。所以针刺此穴,有调节胃肠道水饮的作用。排肠道水分,使水分由里到表,可发汗,需配合足三里。

             

 支沟穴:按我个人理解,就是沟渠的分支。沟渠为什么会有分支?是因为本身的沟渠疏布不利,所以需要分支“帮忙”。而沟渠为什么会疏布不利呢?我们可以想想沟渠在什么时候最需要分支?

 一是,天降大雨,原本的沟渠排泄能力有限,所以需要分支来分流。

 二是,原本的沟渠堵塞了,疏布不畅,而且暂时无法完全疏通,所以需要分支的支援。而人体不太可能如“天降大雨”般,体内水饮突然大量增加。即便我们多饮水,也很容易从汗液、大小便排出。所以,最有可能的,是因为人体“堵塞”,原本的沟渠一时无法疏布,所以需要“支沟”的帮忙。再从解剖上看看,支沟穴“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三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间隙处,更容易堵塞,所以更需要“分流”

 大横和天枢穴:两穴相配形成杠杆,起平衡效果。天枢穴,是上下气机调节的中枢(即太极的“S”线),天枢和地机,是天地之枢机,但天枢更多的是升气,而地机更多的是降气。这里是脾气容易郁结的地方,而气郁就会导致水饮内停,进而形成痰湿。所以扎这里呢,可以取悦腑气,输转天地之枢纽,重新疏布津液。

 足三里穴:补充能量,双向调节。我们的身体运转需要能量,所以需要启动能量机制。

 丰隆穴:此穴是雷神,配合天突降气化雨,对应到人体,则是降逆化痰。我们观察天象,风起云涌,继而电闪雷鸣,然后大雨滂沱。所以雷神是个“势”,而“大雨”是雷神引发的自然现象,天地之间由此沟通。

 陷谷穴:此穴是祛除内痰的要穴,有开门外走之意。山谷是“凹陷”的,“陷谷”显然有“凹陷”的含义。“凹陷”意味着清阳不升。清阳不升,则浊阴不降。所以我们扎这里,是驱邪外走。

         针法操作注意事项

1)因个人解剖结构差异,中脘穴旁开四寸取穴的时候,如果触碰到肋骨,则稍微向下挪动位置,与中脘穴不一定要在同一水平线上。

2)腹部穴位宜迅速破皮,减轻受术者痛苦;然后缓慢进针,抵住腹膜后,不宜再往下扎。因为腹膜归属于三焦,抵住腹膜就会激发三焦元气的发动,从而起极,以此取效。

3)四肢穴位,以针刺有气泡感为宜。亮师提倡扎针不宜“深”,他讲究“润物细无声”。只要有效果,身体自然会慢慢去调整。

4)一般留针一小时左右,无需行手法。有些人留针的时候,身体反应很大,则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怪病痰作祟——排痰针法  针法  针法词条  作祟  作祟词条  
经穴

 养肺先养气,艾灸这几个穴位,男人...

肺气不足,易衰老为了减少岁月的侵害,女人们想尽各种各样的办法来保养自己,去美容院,买各种昂贵的化妆品。然而,无论怎样努力,也难以摆脱岁月的侵蚀。其实,真正的美丽...(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