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反射区 是指人体的各部位器官在足底都有相对应的部位,通过按摩和刺激相对应的部位可以调整器官功能的状态。
脚底反射区疗法,是一种古老而又新奇的理疗法。它源于中国,后流传到国外,在国外开花结果,在西方国家,尤其在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广为流传。随着改革开放,这一传统的调病法又重新回到祖国。在诸多专家、学者的努力下,运用中医学的理论及方法,使脚底反射区疗法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具体的操作手法的运用上,都焕发了活力。
从生物全息论的角度,足部区域相当于反映全身信息的一个全息胚。由于足部血管神经分布密集,足三阴、三阳经在脚部相互贯通,通过经络系统与全身连通,所以说,足部是人体信息相对集中的地方,各种生理病理的信息均可在足部显现出来。
实际运用时,针对不同的病情,选择一定的反射区进行组合,通过推拿按摩、刮痧疗法对脚底反射区的刺激,可以调整相应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调理疾病的目的。
中医理论记载,人有“四根”——耳根、鼻根、乳根和脚根,其中以脚根为四根之本。“人老脚先衰,木枯根先竭”,可见脚对人体的重要性。
脚底反射区疗法作为调节机体内部功能的一种调理方法,对于全身各系统疾病的调理效果较为显著。如内科的胃肠功能紊乱、糖尿病、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等;骨伤科的骨质增生、软组织损伤等;妇科的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儿科的脑瘫、多动症、呼吸道感染等。
尤其是患上糖尿病的病人,应经常接受脚底按摩和穴位刺激,让血液通达末梢神经。此外,脚底按摩和穴位刺激对慢性病人的助益最大,例如经常失眠、体质虚弱者等,进行脚底按摩后,疗效显著。
4. 脚部这些穴位,按摩之后好处多多!
脚底除了是相应脏腑器官的生理、病理信息的足部反射区,还是各经络起止的汇聚处,不止脚底,脚背和脚趾间还汇集了很多穴位,运用按摩手法刺激这些穴位和反射区,可以调节人体各部分的机能,达到防病调病、自我保健的效果。
丘墟穴:颈项痛、偏头痛、胸胁胀痛、脚气、足跟痛、坐骨神经痛等。
解溪穴:头痛、眩晕、腹胀、便秘等。
中封穴:阴茎痛、遗精、小便不利、黄疸、胸腹胀满、腰痛等。
冲阳穴:头痛、面肿、胃病、口眼歪斜、胃脘痛、足背肿痛等。
足临泣穴:胁肋痛、目眩、偏头痛、月经不调等。
太冲穴:头痛、眩晕、中风、癫痫、小儿惊风、腹胀、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遗尿、足跗肿痛等。(查看以上穴位具体信息,直接点击蓝色字喔~)
行间穴:中风、癫痫、头痛、目眩、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遗尿、疝气、胸胁胀痛等。
内庭穴:发热、头痛、牙痛、咽喉肿痛、腹痛、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便血等。
侠溪穴:头痛、目眩、耳鸣、耳聋、足背肿痛、高血压、乳腺炎、惊悸等。
厉兑穴:牙痛、面肿、咽喉肿痛、腹胀、胃脘疼痛、多梦等。
涌泉穴:妇科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等。(查看以上穴位具体信息,直接点击蓝色字喔~)
以上穴位,在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多按揉几分钟,可以有效促进脚部血液循环,给身体带来源源不断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