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疗】
1/16
吴师机《理淪骈文》云:“凡病多从外入,故医有外治法。”“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医理药理无二,则神奇变换上可以发泄造化五行之奥蕴,扶危救急中叠出不穷。”中药敷脐属中医外治疗法之一,可应用临床各科,方法简便,收效迅捷。中药敷脐是是选用适当的中药为末填敷脐中或将药末加油膏、唾液、酒、醋、药汁等调和成稠糊状,制成一定的剂型(粉、糊、膏)填敷脐中,敷于脐部,或在脐部给予某些(艾炙、热熨、拔罐等)刺激,通过皮肤给药途径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肚脐名神阙,其带为胚胎儿吸收营养之传输带,它内连五脏六腑,外通四肢百脉,是人体重要部位,命蒂之所在,显得至关重要。
2/16
神阙为任脉要穴,与督脉命门相应,任督经气相通,共理人体诸经百脉;脐亦为冲脉循行之地,冲为经脉之海,任、督、冲内通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联系全身之经脉,起着调节气血脏腑生理功能的作用。脐又是胎儿从母体吸取营养物质的通道,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处。脐的解剖学特征证明,其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作用较差,脐下无脂肪组织,皮肤直接与筋膜、腹膜直接相通,含有丰富的血管,渗透性强,吸收快,极有利于药物的穿透吸收。故药物敷脐可弥散穿透入血液循环,产生全身效应,达到一定的治疗目的。因为它的重要和通达处所,先人发现通过它的外敷疗法取得理想而无可替代之作用。我国自古只灸不针,到
3/16
唐代逐渐发展为药灸并用,即用药灸来治病。晋、唐以后,随着穴位中药敷脐的诞生,在神阙穴贴敷药物以治病的方法,也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三卷、四卷中,对许多病证都记载了敷脐方药,如治水肿尿短,以针砂“同猪苓、地龙、葱涎贴脐”。其后,赵学敏的《串雅内编》对敷脐的方药有更多记载。至吴尚先所编纂的《理瀹骈文》载敷脐方剂数十首,冠其它经穴、要穴之首,涉及内、外、妇、儿等科病症”。他认为“中焦之病,以药切粗末,炒香,布包,敷脐上为第一法”,“对上下焦之病,也可用敷脐而上下相应”。
4/16
目前,中药敷脐应用更加广泛,中药敷脐也由单一的敷脐,发展为填脐、贴脐、填贴混合等多种方法,成为中医临床常用的外治法之一。根据具体病证及治疗需要,选择适当的药物,制成一定的剂型进行敷贴。目前敷脐方法主要有填脐法、贴脐法、填贴混合法等。填脐法又有填药末、填药糊、填药饼等。贴脐法有贴膏药、贴布膏等。凡溶于水和脂的药物成分,皆易于透皮吸收。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也明显感到,药物制成糊状填敷,其疗效要优于粉末状。此外,用闭式敷料(如用胶布固封)可促进药物吸收。
寒咳散
白芥子5g,半夏3g,麻黄5g,肉桂5g,细辛3g,丁香O.5g。上药共研细末,将
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