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其作用机理和针疗相近。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艾灸不是简单的烤或熏,一定要对症穴位才有效果。穴位是中国文化和中医学特有的名词,主要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可以通过艾灸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来调理身体。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艾灸脾俞穴,会有什么好处。
脾俞穴位于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取穴时,采用俯卧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左右旁开两指宽处,即是此穴。脾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脾之背俞穴。“脾”,脾脏也。“俞”,输也。其含义表示为脾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艾灸脾俞穴可缓解治疗消化性溃疡、脘腹胀痛、 胃下垂、胃炎、胃出血、消化不良、泄泻、痢疾、肝炎等。也可缓解治疗胸胁支满、呕吐噎膈、便血、带下、糖尿病、贫血、月经不调、肾炎等。在临床应用方面,常用于治疗胃溃疡、胃炎、胃痉挛、神经性呕吐、肠炎等。
在日常保健方面,艾灸脾俞穴,可以提升脾脏的功能,起到健脾益气的作用,使脾运化水湿功能正常,将身体多余的水分转输到肺肾,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液和尿液排泄出体外,令湿浊消散,诸症解除。
艾灸脾虚穴有很多方法,在家庭艾灸方面主要有两种:悬灸和艾灸器灸。
悬灸是用艾条施灸。将点燃的艾条悬于距离施灸部位一定高度进行熏烤,一般距皮肤约3厘米,每次灸10-15分钟,使皮肤出现红晕为度,但避免灼伤。
艾灸器又称温灸器,根据不同的形状,又可分为温灸盒、温灸筒、温灸杯等。艾灸器灸的优点是可以把灸器固定在身上,操作便捷、安全。
另外还有间接灸和直接灸,这两种艾灸方法可能效果更好,但是从安全角度,不建议自行操作,避免烫伤。
穴位疗法中,艾灸疗法最为有效。无论是养生保健,还是调理治疗,都可以经常艾灸。需要注意的是,艾灸期间不应着风受凉,应保持平和情绪。饭饱酒后不宜灸,大汗淋漓不宜灸,艾灸后毛孔舒张,故半小时内不宜洗澡,避免寒气趁虚而入。艾灸要循序渐进,坚持就会有效果。如果没有艾灸条件,可以使用按摩或刮痧疗法。中医艾灸的博大精髓需要我们国人共同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