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针灸治症汇总一(针灸64)

“ 概要:治头症(全头痛、头顶痛、偏头痛、耳后痛、印堂痛、眉棱骨痛、后脑痛、脑瘤、脑病诊断),治眼症(赤红肿痛、生翳、白内障、近视眼),治鼻症(息肉、鼻炎、鼻血、鼻癌、鼻子久病),治耳症(耳虚症、耳鸣、耳实症、耳痛、麝香矾石散),新生儿倒提打屁股。”

本篇针灸治症汇总,从人体头部至脚部,依次介绍各个部位病症的针灸治疗方法。

01:

治头症

头痛:针法可以治疗世界上任何头痛,不管多严重。

   

全头痛:整个头痛,下针百会,近取穴。若不能解决,下针涌泉,人马上头上清凉下来。

(百会下针:百会前5分,向后平刺至百会)

头顶痛:百会处头痛,如撞击、磕碰到头顶(百会位置),也是用百会、涌泉法。

偏头痛:胆经循行区域痛,胆经治疗。先下针偏头痛对侧手的合谷,然后下针偏头痛侧太阳透率谷。若偏头痛兼恶心,可加针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下中脘恶心止,就不用继续下后面的穴道)。

耳后痛:三焦经经过耳后,三焦经取穴。初痛,下针子穴天井,久痛下母穴中渚穴(夏至至冬至),冬至以后子穴中渚、母穴天井。

印堂痛:额头痛,下针中脘。(额头痛与胃有关)立竿见影。

眉棱骨痛:下对侧奇穴眉棱点(也叫肾关穴),阴陵泉下一寸。双侧痛下双侧。

(阴陵泉下1寸)

后脑痛:脑后面,或者颈项的地方痛。近取穴同侧天柱下针。膀胱经上取穴,初痛实症下子穴束骨,久痛虚症下母穴委中。

(天柱,两大筋外侧脑骨下缘)

脑瘤:不一定会头痛,会全身抖动、颤动,眼睛上吊。处方:全蝎、蜈蚣等量烤干打粉,胶囊服用,熄风止痉。下针:百会、涌泉,百会消导,头部六阳交汇涌泉在管,下针就是立标杆,涌泉往下引导,组合起来消导。

脑病诊断:脑萎缩(老年痴呆)、脑里长东西,绝骨穴(又名悬钟)会有压痛点(很痛),属于胆经,外踝裸上3寸。脑萎缩为虚症,脑瘤为实症,区别在于,脑瘤14椎命门同时会有压痛(旁开1.5寸为肾俞,肾主脑)。第十三椎旁开3.5寸,为痞根穴,脑瘤也可以找到压痛点,痞根就是肿瘤吸收营养的地方,下针痞根如斩断肿瘤的根。

02:

治眼症

赤红肿痛:代表湿热。治法:攒竹、丝竹空、耳尖、太阳穴(瞳子髎)点刺放血。放血针,挤一两滴出来即可。

生翳(白内障):近取穴,睛明(膀胱经)、阳白(胆经,眉中上一寸)。远取穴,三间、养老、光明。特殊针法睛中(很少用):在黑眼球边缘外侧眼白上,三棱针刺洞,毫针进针到瞳孔,刮掉翳(实际为痰),用带沟的针,拖出来,此针法前后要用冷毛巾敷眼,前20分钟,后3天;现在一般西医眼科做,不用中医方法。

近视眼:近取穴,睛明(膀胱经)、阳白(胆经,眉中上一寸);远取穴,三间、养老、光明,都可以下针。有的近视患者做激光手术,术后干涩,不断流眼泪,都可这些穴位下针。尽量不要做激光手术。

增强眼睛:肝开窍于目,肝俞、募穴期门,以及肝经的合穴、俞穴,都可以下针。太冲,虚实都可以治疗。

03:

治鼻症

常见鼻病:花粉过敏打喷嚏,鼻窦炎,鼻蓄脓(化脓性鼻腔炎),息肉。

息肉:迎香透内迎香(山根),只扎迎香没有效果。之前先下合谷,消炎止痛。

   

鼻科大穴:通天,百会外开1.5寸,再向前1寸,为通天(骨缝)。顾名思义,鼻子通天。神庭,正中入发际5分为神庭。上星,神庭再上5分为上星。

米粒灸上星:凡士林艾绒粒,香点燃,一灸,一股麻从头顶到鼻子,鼻子就通了。鼻窦炎、化脓、浓涕,鼻塞,喷嚏都可以用。

风池:胆经穴道,风池下针,方向对准对侧的颧髎下针,风池对侧鼻孔当场通。理论依据,肺开窍于鼻,鼻子的问题肺上治疗,肺主皮毛,鼻子初症,风池是风进入的地方。肺的俞募疗法,也可以治疗鼻子,肺俞+中府。

鼻病治疗步骤:合谷、迎香透穴,还没有好,再下两针通天,还不好,再灸上星,再加俞募疗法。

鼻血:天府、合谷,下针鼻血就会止,过几天又流再下针,是鼻子的一般问题,只下针就好。

鼻癌:如果一直流血,考虑有癌症,治疗方式,第三椎压痛,旁开1.5寸为肺俞,采用俞募(中府透云门+肺俞)疗法治疗。

鼻子久病母穴太渊,也可以用原络疗法,肺经原穴太渊(俞穴,阴经代原穴)+大肠经络穴偏历。

面口合谷收:脸、鼻子、眼睛、嘴巴的问题都可以用合谷,合谷是手阳明大肠经,面部是阳明(胃)在管,后脑是太阳(膀胱),两侧是少阳(胆)。

04:

治耳症

肾开窍于耳:肾管耳朵,耳朵病要想到肾。

耳朵前有三个近取穴耳门(三焦经)、听宫(小肠经)、听会(胆经)。

耳病:常见耳鸣、耳聋、耳里面痛(如飞机降落后)。

耳虚病:久病(久鸣),虚症,补肾为主,取穴,肾俞、志室、京门(肾募穴)、章门(脏会章门)、复溜(肾经母穴)。

复溜穴补法:斜刺向上迎随法,青龙摆尾(垂直经络方向摇针尾)+弹针,气会很强。

耳三穴针法:轮刺耳门、听宫、听会,每天下一个。

耳实症:耳聋刚开始发作,取穴然谷(肾经子穴),外关(舒经活络),支沟(三焦行阳)。

支沟(三焦经大穴):又名飞虎,脏腑之间之所以相辅相成、阴阳平衡、表里关系,是因为有三焦油网,三焦行阳,管全身阳,管脏腑之间的活动力,六阳经有原穴,即三焦经络处。下支沟飞虎针,可通便、胃口好等等。

麝香矾石散:耳朵化脓,流脓水,可下近取穴,单刺(下单个穴位),再加麝香矾石散。麝香矾石散,矾石燥剂防腐,麝香无孔不入带矾石进入任何孔隙,干燥无水,病毒无法生存,麝香与矾石比例2:45。

新生儿倒提打屁股:小孩子耳朵有脓水的原因是出生后羊水没有排出来。中医传统,新生儿在出生时倒提打屁股,打了孩子哭,眼耳口鼻、肺的羊水就会流出来,从口中出来。美国新生儿用设备吸,只能吸表层。后来小孩容易气喘、咳嗽、中耳炎、皮肤病,就是因为没打屁股。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针灸治症汇总一  针灸  针灸词条  汇总  汇总词条  针灸治症汇总一词条  
经穴

 穴位辨识与应用(13)——太溪穴...

太溪穴与复溜穴都是属于足少阴肾经的穴位。一、太溪穴太溪穴的具体位置在内踝尖和跟腱的中央凹陷处,太溪穴再向正上方二寸的位置就是复溜穴。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原穴,是...(展开)

经穴

 腹部穴位--滑肉门穴

滑肉门穴滑肉门穴名解滑肉门。滑,滑行也。肉,脾之属也,土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胃经中的脾土微粒在风气的运化下输布人体各部。本穴物质为太乙穴传来的强劲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