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所有入口的食物都要过脾胃这一关,它是压力最大的。脾主运化,运化什么?就是水和谷。把水和谷进行了运化之后才能输布到全身。
如果脾的代谢功能弱了,运化功能差了,就会造成体内湿盛,湿越盛,则脾越虚,脾越虚,则湿更胜,一直恶性循环,所以有句话叫做“千寒易除,一湿难祛!”
随着养生知识的普及,很多老百姓都已经知道了“湿”的厉害和后果,现在都是谈“湿”色变,不过专家说了:人体需要津液,脾土需要水的滋养,所以有些湿气存在于体内是符合正常生理需要的!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身体每一个器官,都要有充足的阳力,阳气充足才能使器官正常运行,湿气在阳气的蒸腾下才能蒸发,输布全身变成正常的滋养脾土和身体五脏六腑的津液。
所以,艾灸特别适合祛湿,艾灸水分穴就是帮脾胃一把,振奋它的阳气,化解掉纠缠不止的湿和水饮。
如果体内有痰,就需要加灸丰隆穴。
如果下肢酸困、沉重如裹的还需加灸阴陵泉。
除此之外,关元、中脘、足三里、三阴交、承山穴等,也都是祛湿的常用穴,具体需要辩证取穴,痰湿重者还请就医诊治。
那么艾灸调理疾病的作用原理是什么呢,接下来就和大家详细讲讲
1、艾灸首先产生热:皮肤受热后毛孔扩张,使药物可以快速渗透到皮下,直达病灶。细胞温度每升高一度,其利用氧气的氧化率就提高2.5倍。灸疗可以提高细胞吸收营养的能力和速度。
2、艾灸可以结合除了艾草以外的其他中药:灸的材料中加入诸多名贵中草药后,使其药性成分快速达到病灶,在热力和灸力的作用下,瞬间起到通经活络,活化细胞的作用。
4、艾灸人体腧穴时,人体经络腧穴有自我双向调节作用。如腹泻与便秘,完全相反的两种病态,例如:可以只艾灸天枢一个穴位,即可解决便秘与腹泻两种问题。
5、艾灸后经络腧穴会有热敏感传现象。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部热等或者产生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或远离施灸部位出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