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针之要,气至则有效”意在以针刺导气,但“久病多瘀”、“怪病多瘀”,郁血阻滞气机的情况下,针刺常常难以取效。这时通过放血“菀陈除之”可补其不足。
董氏针灸可谓是传统中医土壤里的一朵奇葩,其正经奇穴与十四经穴相映成趣,络病理论、刺血疗法也是一大特色。
本文苏菲德老师为大家分享董氏刺血疗法和临床运用心得,读罢定会让大家有所收获。
各位晚上好,我是苏菲德,承蒙刘老师的邀请,简单地谈谈董氏刺血疗法。
一、传统刺血疗法机理及渊源
众所皆知的刺血疗法、刺络疗法、放血疗法在古代早有书籍记载其做法和用法,在谈董氏刺血疗法之前,我们先谈谈传统刺血疗法的机理和渊源。
1、郁血的概念
《灵枢》中提到“菀陈则除之者,去血脉”,《素问》中也提到“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就是讲放血,放出恶血,也可以说是郁血,或是经脉瘀阻之地。
2、经络、络脉、孙络及其郁血的基础概念
除了十四正经之外,还有孙脉、络脉之称。《灵枢》中提到“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这里提到了经和络的状况,又说“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
用《灵枢·脉度》中的一段来总结,“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由此可以知道何为经脉、络脉、孙络。同时,经络不一定只是我们的血管,但是与我们的血管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放血疗法不一定要从血管放血,循其经络来放血也是对的。
既然《灵枢》将经络分为三种,我就按照现代医学的理论将这三种分门别类一下。
一般将伏于肌肉深处的动静脉当作经脉,动脉和静脉的小分支视为络脉,更小的分支视为孙络。由于人体生理病理的不同,因此在各经脉的形态、颜色、位置甚至郁阻的情况都有所不同。因此不管是经脉、络脉、孙络,只要有郁血之处,经络不畅的皆可视为放血的地点。
针对郁血也要从三点来看,经脉郁血、络脉郁血、孙络郁血。我的师兄李国正对这三点有个注解,首先经脉郁血多在腘窝部,以及手肘内侧的横纹,有病变时,就会有较大的经脉的郁血,形状会特别明显,颜色如怒张的青筋暴起的颜色,可以视为经脉郁血的表现。其二,络脉郁血一般常见于手鱼际、手背、内踝附近,出现病变时,会出现小的静脉郁血的显示,出现弯弯曲曲像小虫线条,颜色有点紫或红,可以视为络脉的郁血。
刚刚提到,大的叫做经脉,小的分支叫做络脉,很细微的分支叫做孙络,因此从这里可以窥见,在全身都可以造成孙络郁血的状况。用西医的名词,可以把孙络视为毛细血管、微血管的状况。
既然说它类似毛细血管或者微血管,我们以前常用的方式,比如刮痧、走罐,多半就是在处理孙络郁血。一般颜色呈现紫色或红色,最常见于膀胱经上,甚者小肠经、三焦经上看到一些潜在的小痧点,这些可以视为孙络的郁血,可以用刮痧、走罐的方式。我在临床上甚至会先用刮痧或走罐,再放血,将孙络的郁血用这种方式使其显现,然后点刺放之,来缓解孙络郁血的症状。
我们已经明白了经络、络脉、孙络的基础概念,现在开始谈谈董氏的放血疗法。
董公常说,久病必瘀,怪病必瘀,痛病必瘀,重病也是必瘀。世上有很多种病,经过针刺、服药仍没有改善,为什么呢?董公认为这是气血瘀滞堵塞。
打个比方,高速公路一堆车堵在那边,就算派再多的交警去指挥交通,效果也不会很明显,怎么办?需要把堵住的源头先处理掉。前方有个车祸,造成后面堵塞,不把车祸处理好,后面的气血怎么通的过去呢?因此,在身上做个点刺,使得这些郁血、恶血排出,久年的恶病也因此得到很好的改善。这就是董氏门派会用到的放血疗法,也是其他各家常使用的一个方式。
1、贺氏三通法及西方放血疗法
在这里提一下,去年仙去的国医大师贺普仁贺教授所创的贺氏三通法。
三通法是指:第一、微通;第二、温通;第三、强通。如何看待此三通的通?通字有很多内涵,可以包括病因病机的阐述、治疗方法的概括。用通的手段达到通的目的,这是贺老三通法的精髓。贺老认为中医所说气的概念就是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如果人体脏腑组织发生气机不调、气机不畅,气机瘀阻,就会出现疾病,调气的实质就是在调理脏腑经络的机能。
关于气机堵塞,用中医的说法就是气滞,贺老认为,不同的疾病不管是因为内伤、外感、七情、六淫,甚至是饮食劳倦、跌打损伤,在任何发展过程中,气滞是非常重要的病机之一。我们常说,气滞则不通,不通则患病,气通则通畅,通调则病愈,由此产生的贺老的三通之法。何为三通?首先用毫针通经络为微通,用火针产生的温热效应称之为温通法,最后用锋针刺络放血为强通法。
在欧洲也有放血疗法的记载,曾作为万能疗法传了近千年。西方的医圣希波克拉底,他认为生命依赖四种体液:血、黏液、黑胆汁、黄胆汁,从颜色上来看,跟中国的五行很接近,类似于木火土金水的颜色,但是少了一个气的概念,可以看到少了一个金的颜色。
而另外一位古希腊的医圣伽林,说“血是人体产生的,经常过剩”。在中医学说中滋阴派讲,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提倡滋阴。但在古希腊认为阴常有余,提倡放血,他的医案中也提到了放血的治疗方案。伽林认为皮下动静脉与人体器官有表里关系,病人患了不同疾病,就在相表里的血管上开口放血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举例来说,他在右臂静脉放血治疗肝脏的疾病,在左壁静脉放血治疗脾脏的疾病,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就是来自放血用的刀片。
2、董氏针灸作用及特点
刚刚谈到贺老的三通法和西医的放血疗法,现在讲董氏的放血疗法。
董针的三大特色,无论是倒马针法,动气针法、牵引针法都是极大的特色,尤以放血疗法为董公的看家绝活。何以话此?之前提到董公认为久病必瘀,怪病必瘀,痛病必瘀,且多次针刺未得到改善的疾病是郁血阻滞气机的表现,因此要在相关的区域找到瘀络刺而放之,使恶血邪气尽除,才能达到治疗痼疾的目的。
董氏刺血疗法的作用在于决凝开滞、涤痰祛瘀、泻热活血、排毒利湿。杨师有云:“祛一分瘀血,存一分生机”。
董氏刺血疗法有三大特点:
(1)刺血以远处施针为主,甚合“泻络远针”之古义。
(2)传统刺血部位在十二井穴、舌下、腘窝肘窝、耳背这些地方,而董门不局限于此,上背、下背、小腿、脚踝、脚背肩峰都可以放血。尤其是腰酸背痛的常使用小腿的放血,效果很好。刺血部位遍及全身,划分许多特效刺血区,如心肺区、肝胆区、肾区等。
(3)治疗范围广泛,特效速效,简单安全。
从一一部位到背面部位,董公在用针上多在四肢部位,而少用胸背部位,这也是董公的一个心思,也是其绝学所在,把重点的胸腹部、背部当作放血疗法很大的一个调整方案。前胸有两大经脉走过,任脉和足阳明胃经,背面也有两大经脉,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与足阳明是走线最长、支线最多的两条经脉。
有人会问,放血会不会对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董公的放血就是用三棱针点刺挤出数滴即可,并没有用拔罐吸出一大堆的血。其实董氏放血对人体机制可以起到很好的调整,无论是心脏、呼吸、血管、神经甚至免疫性的功能都有很好的疗效。
如何找到放血的穴位点?看到瘀络才能点刺泻之。这一部分特别重视望诊和触诊的功夫。望,用眼睛观察看之;触,用手按压寻之。望其有无异常形态、颜色,异常的颜色就是在经络的走行上看到有红点、白点、黄点、黑点、青筋的浮现等,异形是指有特别的突出或者凹陷,甚至在体表就看到条索的丘陵状、或是隆起的小包。
触诊要找到异常的质地、温度。经过轻寻、轻按、轻压,病人感觉到有压痛感,或者你手下有僵硬觉、结节感,或者原本往下压应该有弹性时却出现下陷空虚的感觉,或者太软的都是异常的质地。异常的温度就是温度太热或者太冷。
4、放血禁忌
虽然放血有诸多的好处,但是有五种状况绝对禁止放血。《内经》中提到五夺不可泄也,《灵枢》上提到五夺,“形肉已夺,是一夺也;大夺血之后,是二夺也;大汗出之后,是三夺也;大泄之后,是四夺也;新产及大血之后,是五夺。此皆不可泻”。这五种情况是绝对不能泄血的。
三、案例解读
董氏最出名的一个放血点,能够治疗一些伤口溃疡、创口不收的情况,就是在一一部位上的制污穴。制污穴在大拇指指背的第一节的中央线上,共计三个穴。制污穴在我临床应用上确实有很多的奇效,甚至是疑难杂症,用制污穴放血后效果奇异的好。
病案一:
20多岁的女孩,主诉耳鸣一两年不得缓解。询问耳鸣的状况,她说没有外伤也没有游泳,只是右耳特别容易耳鸣,还会流清白色的脓,被诊断为中耳炎,使用克林霉素治疗,但未见好转,后来去中医院看。肾开窍于耳,因此治疗耳鸣的方案多半是补气补肾,用了补肾的一些药,也用了柴胡、石菖蒲等疏肝类药物,但是效果不理想。
来到我这里治疗,我就取了几个穴位,扎了驷马、肾关,三叉三和灵骨去治疗。之后有考虑,传统入额的经脉有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根据这几条经我也给她治疗过,但效果没有想象的这么好。因此,我跟另一位老师求教,他说,既然用了针,效果也不怎么好,多半是气机郁滞,以至于针刺之后导致气不畅,既然针刺为导气,气机不畅了,又如何导之。
于是她下次回诊时,我在制污穴上放血,总共三个点,每个点四到五滴血,然后又重新对她的背后及四肢重新望诊,发现在小腿足踝外侧有几条很明显的青筋,按照董公说的,有青筋伏络为必瘀,而且那几条正好在胆经循行的路上,因此在这个地方也放了血。
结果,病人说放完血之后耳朵似乎有点通气了、顺畅了,我想这是慢慢有点改善了,再把那几个刺络点多刺几个,放而泄之,看看状况怎么样。在泄完五到十分钟后,病人说耳朵开始听的比较清楚了,没有耳鸣了。我认为这时气机应该逐渐被打开了,想再推一把,让气机走的更顺,便在灵骨穴和大白各扎一针,没想到,结合这两个方式之后,她说通了,好几年的耳鸣一下就没了。
病案二:
一个岔气闪腰的病人,因急性腰扭伤来诊,之前我的一个学生给他治疗过。急性腰扭伤很常见,我的学生就在委中给他放了血,结果疼痛没有改善。后来他就在手上的两个腰痛点扎一下,用一下动气,就是所谓的运动针法,又做了一个手法,但还是没有改善。我这个学生就急了,就用更传统的方式,在局部,闪了腰的痛点,扎几次针,放个血,再拔个罐,结果病人还是没有改善,说腰还是疼得直不起来。
这时学生跑来问我,我那时因为比较忙,就跟他说扎一个三正穴,正筋、正宗、正士,在健侧取穴,扎完之后,再让他动动腰。读过董老针法的都知道,用三正穴治疗腰痛是非常有效果的,尤其是急性腰扭伤。过了十多分钟,学生说病人弯下腰觉得有好一点点,但起来时又不行了。我正好手头忙完,就过去看到底是怎么样一个状况。
在他的小腿上看到几条很明显的青筋,在足背的太阳区(阿基里斯腱到脚底板的区域)看到了青筋,考虑是一个气点。而且足背太阳区正好包含了三正穴之一正筋的位置,因此,在这几条有瘀络的地方点刺了几下,再在他的正筋、正士、正宗再扎了一次,结果病人说腰直了,不痛了。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一样的穴位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并不是行针手法之类,究其原因,还是气机郁滞的问题。气机郁滞了,导气导不上去,势必在更下方的地方堵住了,导致气不升、病不散,所以我从下肢、远端的地方去寻找到底瘀络郁在哪边,气滞堵在哪里。在足背的地方找到这个瘀络,放了血之后就是在疏通气机,气机通了,在赋予针,调气行针,自然能通气通经达里。
病案三:
最后再举一个例子,21岁的女孩,主诉崩漏。崩漏分为崩中和漏下,这个女孩偏向于漏下,月经点滴不尽,已经两个多月没有停过。对崩漏最好的就是隐白穴,隐白自古是对女子止崩的一个大穴。我也按照这个思路扎了一针隐白,之前治疗妇科病也较多,针对崩漏基本上是扎完过后很多可以停掉,但是小女孩扎了以后完全没有止住。于是再扎了地机,也是不行。
连续三四天都是扎这两个穴位,外加妇科穴都扎了,但是都不行。我尝试开一些止崩的中药,结果针药并行也没有效果。期间,我也告诉她一些饮食的方法去调整,禁止同房等。过了两个礼拜再来找我治疗,告诉我仍然没有干净,算下来有三个月了。
这次我看了看,有了新的思路和想法,在止涎穴上放了几滴血,另外在制污穴上也放了血。放了两天,第三天小姑娘说月经不漏了。我听了也舒了口气,终于把她三个月的漏下解决了。
回过头再看这个病例,平常的针刺都没有效果,但也不像气机不畅,因为我们说气不畅是堵住了,她漏了这么多是气血太旺了吧?按照传统中医辨证思路,崩漏要么脾不统血、气不摄血、表气、卫气不固导致血崩漏而下,另外就是血热血气过旺导致崩下的状况,那她属于漏,应属于气不固,就是气不足,那怎么还能用这种放血泄的方式呢?这里气不足,究竟是气不够还是气没办法到达这个地方?
从两个思路来看,一个是原本的气不够,一个是因为堵住了,气过不来,看着像气不足的表现,实际上是气滞,简单的说,看似气虚实则气滞。所以治病的时候要分清标本虚实,确实也有很多时候出现虚实交杂的情况。这个案例,在第一眼我也误判了,认为是一个气虚的表现,但其实是一个表虚里实证。
我一开始只看到她的表虚症状,因此用了补气的方式没有效果,应该先通里实,把气滞打通,才能让气充足,才能治疗其疾病。
以上三个案例跟各位分享一下放血的经验和思路。同时也要提一点,也是个人的临床经验,虚虚实实交错混杂真的要看仔细。当治疗方式没办法达到治疗效果的时候就要去思考到底是治疗方式错了,还是选穴错了,还是最根本的辨证方向就错了呢?
我们都知道辨证论治,治疗有赖于我们的辨证,辨证有赖于我们的诊断,诊断则来自于四诊合参。因此在这里与各位分享四诊的重要性,无论是董公还是古人都非常重视四诊。今天也提到了望郁滞的质、色、形,而且不仅要望还要去触摸。这些都是诊断的功夫。只有明确诊断,我们才能去思考其辨证,而后下处方论治之,这样才有实际效果。
今天就讲到这里,其中有不对的地方请多指教。
* * * * * * *
翻译:周旎泓
校对:周旎泓苏雪贞蔡果宏
编辑:朱丽莉
声明:本文章来源于苏菲德老师2016年03月03日在针灸推拿论坛的讲课,由“中医家”委托中医志愿者整理为文字稿。中医在线论坛联盟提供支持。
》》编后语
董氏针灸来自于台湾,对于其真是有效抑或是骗子网络上有不同声音。小编未有机会接触董氏针灸,而原先有的百度百科词条已经不可见,因此希望读者注意甄别。
下文摘自360个人图书馆(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715/11/57664666_770522753.shtml),有删减,供大家参考:
董氏针灸与传统针灸之相异处
台湾董氏针灸的精神融合了哲学、玄学、医学、经验为一体,有别于传统针灸而自成完整体系。董针与传统针灸有诸多相异之处,这些也都是董针之所以能够特别有效且速效的原因,兹说明如下:
一、限制少
如果看过《针灸大成》,一定会对各种各样的针灸禁忌感到困扰,诸如九宫、九部、十干、十二支、逐时、逐日、四季、男、女等。董针则主要只讲究避风,其余并无特殊时间或空间上的限制,更不受限于古人所编纂之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受时空限制的针法,打破许多传统针灸的限制,跳出古代医家用针的窠臼。……
二、不讲补泻
……董针认同中医理论,但并不认同传统针灸手法之补泻。首先,董针认为穴位本身即具有双向调节性,也就是说在下针施治后,穴位本身会自然依需要而有补泻的效果。……不用手法做补泻,而可用心气补之,与强调穴位的双向性和活用穴位性质,乃是董氏针灸的一大特色。
三、重视针法、不重手法
董氏针灸……尤其是重针法、不重手法,更是一大特色。其中较为独特的针法有:倒马针法、指挥针法(又称三角针法)、上下左右平衡针法(又称手足对应针法)、导气针法(又称导引行气针法,为动气针法之革新,效果更佳)、掣引针法、不定穴针法(又称营气针法)及米粒针法(又称卫气针法)等独特针法,出神入化,突破传统针法之限制,疗效极佳,并且使患者不受传统针灸手法“提、插、捻、转、捣、弹、、烧、啄”等之痛苦,针身直进直出除了患者不会感觉不舒服,更可免除患者可能受到的伤害。……
四、特别重视放血疗法
董针特别重视放血疗法,为求更好的效果,在许多情况下,治疗时可先放血,后扎针。放血疗法就是针对身体有气滞血瘀的现象时,在其相对应的局部或穴位所出现的青筋红点等异位点或异色点,适时的点刺放血,使恶血邪气出尽,必可消除经络上的淤塞气血,疏通血脉,调整气血,扶正祛邪,进而调节脏腑功能,恢复身体健康。……
五、不谈经络,谈谈区段
董氏针灸治病取穴,采取的最大原则是根据全身各部位,皆有人体立体投射排列之缩影,进而利用各个部位诊治全身的疾病,并根据此理论将人体分为十个部位,从一一到十十部位,各部位分段独立,皆可依人体立体投影排列原则,来取穴治疗全身之病痛。此理论与后来中国大陆张颖清教授发表之“生物全息律”观念相当契合。……
六、穴位不是一个点
董针所谈的……“穴位”依区段、依主治而异,有不同的面积范围、角度与深度。……董氏针灸重视进针深度与角度的灵活运用,印证出明确的“一穴数经”、“穴位立体化”的理念。……
七、强调骨侧
董氏针灸的穴位大都在骨旁或两骨间或两筋间或筋与骨间或肌肉间的孔道,所以针感非常强,根本也不再适合使用任何手法。……
八、在区段中使用倒马
传统针灸治疗时,可能分散在几个地方取穴,例如左手背一针,右前臂上一针,左小腿一针等等。董针从能量的角度出发,认为这样其实是攻击力量的分散,远不如在局部区段中直接使用三针,甚至是五针、七针,集中火力。经临床检验,确实疗效可获大幅提升。
九、留针要久
董针强调留针时间必须要久,最好能有三十分钟至一小时,较为严重者甚至要更久。按照黄帝内经的算法,人的气血运行全身周,需要28分钟48秒。经临床实验也验证,于灵骨穴下针3分钟后传统经络大肠经与肺经的能量都开始明显提升;而留针达60分钟再做检测,则发现传统经络十二经的能量都能够大幅上升。留针时间如果足够,透过全身的气血运行,五脏系统之间才能正达到新的平衡。……
十、心气针三者合一
其实《黄帝内经》中有稍微提到“守神”、“用神”,但现代许多医者并不重视。许多传统针灸医家认为,针灸只是调动患者自身的能量,因此若是患者较虚等情况下,针灸的效果甚为有限。董针则强调心、气、针三者结合为一,包括了施针者的持针手法、讲话态度、运针气势与意念结合,如此针效自然立竿见影。……
十ー、诊断独特,诊治合一
……传统针灸十四经强调八纲辨证,注重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辨证诊断上探望、闻、问、切四诊,用手法进行补泻。董氏针灸运用独特望诊诊断法,加上穴位、经经络的双向、立体性理念,只要按照全息、经络原则下针,自然产生补泻调节效果,疗效备受肯定,这是董氏针灸与传统十四经很大的相异处。……
十二、安全方便,适合现代人
董氏针灸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穴位,都在四肢的手、脚上,胸、背、腰、腹等部位,因有人体重要器官分布,则以放血为主。而传统十四经在任、督两脉(即在胸、背部)却有许多穴位可用来下针,提高了下针时意外发生的机率与危险性。……
摘选自李国政教授著作
台湾董氏针灸从书系列十六
台湾董氏针灸手穴诊治秘要
| 讲者简介 |
苏菲德,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硕士,持有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WFAS针灸师、中医师证书,多项国际催眠治疗证书,有过丰富的义诊经验。2015年4月开始在瑞邦中医院担任针灸康复科主任,主治妇科慢性疾病、月经不调、乳腺小叶增生、面瘫、颈肩腰疼痛、减肥、精神情志。掌握靳三针、火针、飞针、小针刀、麦粒灸等特色针灸疗法。
擅长运用针灸调理亚健康人群的慢性疲劳综合症、面瘫、颈肩、腰腿等脊椎疾病、小针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埋线减肥。另取得国家一级心理师资格证。对失眠、焦虑症/抑郁症、神经衰弱等心理疾病有所建树。
来源:老恕的博客,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