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八百年前,一张好方诞生,中风不再可怕!可...

本文理论依据:《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列位看官,如果问你,中风是否可怕,相必您一定是点头称是吧。

没错。中风确实可怕。你看那患者,有的口眼歪斜,有的语言不清,有的四肢不灵,有的则干脆不省人事。甭管你从前如何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一旦患上此病,就再无往日风采了。若患者正值壮年,生命的恢宏越长,似乎戛然而止。

所以,提起中风,我们都唯恐避之不及。

可是,这本不该是我们中国人所为。

因为我们中国人,可能是世界上,最不畏惧中风的民族。

为什么这么说?

看官要知道,在我们祖国传统医学千百年的发展进程中,早就对中风这件事给予了关注。从上古的《黄帝内经》,到汉代的《金匮要略》,再到明清时期的《医林改错》,关于中风的治疗理念和方法,就一直在不断丰富中,良方迭现,名家辈出。

正因如此,我们中国人应对中风的手段,可谓繁多、犀利、有效。

这里面,有一张方剂,是我们今天要和您重点说说的。它体现了中华先民对中风的深刻认识,以及灿烂的中医文化。深究其中,令人沉醉。

这张方,诞生在八百多年前,被记载于金元时期著名医家刘完素所撰《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一书里。此方的诞生,标志着中国人治疗中风之法向前迈了一大步。中风再不如从前那般可怕了。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所有中医学方剂著作中都要重点介绍的,大秦艽汤。组方如下——

秦艽9克,川芎、独活、当归、白芍、石膏、甘草各6克,羌活、防风、白芷、黄芩、白术、茯苓、生地、熟地各3克,细辛2克。这些药物研为粗末,每次服用30克,水煎服即可。此等用量,我们参考自《医方临证指南》一书。

看官,在解读此间精义之前,我们先得说说中风这个病。

中风,即脑卒中,现代医学基本把它分作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别。中国古人不知道大脑里的血管,是出血了还是缺血了,所以他们不这么分类。他们怎么分?就从症状上分,基本分为中经络、中脏腑量大类。两者有什么区别?说起来很复杂,我们可以简单理解,就是中经络的,症状轻很多;中脏腑的,症状重很多。后者往往伴随神智障碍,前者,很多时候患者还算明白,没到不省人事的程度。

那么,前面这个大秦艽汤,治的是哪一种呢?答案是中经络,而且还是初中经络,即发病时间短,患病程度轻。

这个时候,患者是什么症状呢?大家记得三个要点就可以了:口眼歪斜、说话不清、手足不能动。这个时候,用这大秦艽汤,往往药到病除。

近来,社会上流行一句话,叫做“打铁还需自身硬”。那上面这些症状的发生,其实就是和我们自身“不够硬”有关系。说白了,就是正气亏虚,然后风邪乘虚而入。也就是说,一切的根由,源于我们自身气血、卫外不足。

风邪来了之后,它们侵袭了我们的面部经络。面部经络气血一旦受阻,肌肉就缓废了。而那些尚没有缓废的肌肉,就会牵引这些已经生病的部分,于是,我们就口眼歪斜。这风邪有侵袭了我们的舌头和四肢的经络,再加上之前气血亏虚,血液不能濡养筋脉,所以我们就舌强不语、手足失灵。你看,我们的古人虽然不知道中风对脑神经的伤害情况,但是却从另外一个角度和维度,解释了患者症状。你说他们聪明不聪明?

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大秦艽汤给了我们很好的方案。为了您看着方便,再把好方赘述一下:秦艽9克,川芎、独活、当归、白芍、石膏、甘草各6克,羌活、防风、白芷、黄芩、白术、茯苓、生地、熟地各3克,细辛2克。

首先,既然是外来的风邪引起了诸多症状,那我们当然要祛风。

这里面,秦艽、独活、羌活、防风、白芷、细辛,都是祛风的,而且还有一点解表的功能。所谓解表,就是把人体的肌表打开,让风邪有出路。虽然都是祛风,但是这些风药里,各有所长。秦艽,祛风除邪,通经活络,还能清热,《别录》说它“疗风无问久新”,所以是君药。紧接着,羌活散阳明经之风,独活和细辛散少阴经之风,白芷散阳明经之风,防风为风药走卒,指哪打哪,无处不到。而且,羌活善治上,独活善之下,解一身之风。由此可见,这些药物搭配起来,身上风邪再多变,也难逃这天网恢恢了。

接下来再看,这里有川芎、白芍、当归、熟地。看官如果经常阅读我们“精诚名医汇”应该了解了,它们实际上是四物汤的组合。四物汤是干嘛的?养血的。为什么要养血呢?一来,“血行风自灭”。养好了血,自然能够帮助我们祛风。二来,前面那么多辛散的药,容易伤阴。而阴血不足,不能濡养舌本和经脉,恰恰又是引发舌强和手足不灵的根源,所以我们要养血。

再往下看,我们见到了白术、茯苓。白术和茯苓是干啥的?是健脾胃养的。为什么要健脾胃?脾胃乃是气血生化之源,气血足,风自去,且卫外之功能够加强。同时脾主四肢,脾强大了,四肢不灵的问题就有了解决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健脾。

看官,前面这健脾和养血两件事,就是为了扶正,让我们自身硬起来,好去驱邪、“打铁”。

最后,我们看到了黄芩、生地、石膏。这三味药是清热的。为什么要清热?风邪郁久,容易生热。

就这样,全方以去风邪为主,以固本扶正为基,兼具清热之能,周周正正、十分严谨,足见古人立方之妙了。一般来说,现代医学所说的面神经麻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都可以用它治疗,效果非常好。临床常常随症加减。列位看官如要应用,务必请中医师辩证指导。

这就是中国古人,在八百年前创制的治疗中风的办法。它不知道帮助了多少人恢复健康。

可遗憾的是,在人人都关注健康的今天,在中风发病率高企的今天,在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复兴的今天,又有多少人知道它呢?而在了解它的人群里,又有多少愿意重视它、探索它、应用它呢?

正因如此,我们撰写此文,兼以弘扬华夏医道,彰显岐黄之美。

全文完。列位看官以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风  中风词条  可怕  可怕词条  诞生  诞生词条  年前  年前词条  不再  不再词条  
内科

 李可老中医重用的肾四味--肾十味

在《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中多处提到,即枸杞子,酒泡菟丝子,盐水补骨脂,仙灵脾四味。万病不治求之于肾,李老多种药方中常有加入,以鼓舞肾气枸杞子,菟丝...(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