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脑卒中等,都是名列前茅的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而他们的共同点是——血栓形成。
因为一旦血栓形成,某处动脉被堵塞,相应的器官就会出现缺血缺氧,器官因此而衰竭,严重时就会导致死亡。
不管男女,"腿上"出现3种表现,八成被血栓"盯"上了,尽早就医
表现1:腿单侧水肿
肾损伤也会引起水肿,但这种水肿常为双侧水肿。
而血栓引起的水肿常常具有单侧性,也就是说一侧腿是正常的,发生这一现象时,要首先考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表现2:颜色异常
平躺在床上,双腿同时抬高45°,坚持30秒,之后观察双腿颜色的变化。
若一侧腿发白、蜡白,甚至皮肤有点呈透明状,那么将双腿放下来,注意观察发白的那条腿是否发红、发热。
若有发红发热的现象,要警惕有血栓形成,尽早检查。
表现3:频繁腿抽筋
出现不明原因的腿抽筋,也要考虑下肢静脉血栓。
因为血栓形成后,血管腔狭窄,局部供血异常,会导致小腿抽筋;若同时伴有明显发绀,血栓形成的几率更高。
有血栓的人,出现以下表现,要及时就医,别拖延
1:突然呼吸困难、咳血、胸痛等表现,警惕肺栓塞;
2:突然头痛剧烈、偏瘫、嘴歪眼斜、言语含糊不清,警惕脑血栓等;
3:突然心前区剧烈疼痛,并伴有大汗淋漓、恐惧、呼吸困难,警惕心梗。
这4类人,更容易被血栓"缠身",要注意
1:经常久坐的人
如司机、白领等,长期久坐的人,身体处于静止状态,血液流速减慢,脂质会更容易在血管内沉积,久而久之形成血栓。
建议,每隔1个小时就起身活动一下,利用腿部肌肉的活动,促进静脉血液流动,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2:经常服用避孕药的人
一些避孕药中,含有的雌激素、孕激素会增加凝血因子浓度,降低抗凝血酶的活性,增加血栓的形成风险。
3:吃完就躺着的人
吃完就躺着,会使脂肪在体内堆积,诱发高血脂,而长期的高血脂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加速器",从而增加血栓的形成。
4:经常熬夜的人
研究表明,睡眠不足6-7个小时,其死亡率的增加比例与吸烟相当。
长期熬夜的人,体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的分泌量增多,会使血压升高,久而久之使血管壁受损,加速脂质沉积,易形成血栓。
因此,建议晚上11点之前睡觉。
养血管,防血栓,做好3件事
第1件:补充——抗氧化剂( Antioxidants)
血液粘稠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重要因素。
血管为器官输送养分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自由基,它就像一片片锋利的"小刀",不断伤害着血管内皮,加快血液内栓子的形成,还会使血管壁越来越薄弱。而血脂高的人,血管就更容易发生栓塞,从而诱发脑梗、心梗,或肾栓塞等。
据美国戴维斯加州大学的研究显示,抗氧化剂可以抑制并消灭自由基的活性,减慢血管老化速度、保持血管弹性。
据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念露菊、苦荞不仅富含抗氧化剂,还富含茶多酚。其中念露菊含量最高,每天3-5朵烹茶、煮粥,辅助降低血脂,保护血管健康。
第2件:注意饮食
▪ 限制肉食、蛋类、乳制品等含胆固醇与饱和脂肪酸食物的摄入。
▪ 食用油以植物油为主,每人每天25g~30g为宜。
▪ 注意烹饪方式,多以生拌、清蒸、炖煮为主。
▪ 注意食物多样化,最好每餐有4、5类以上食物。
▪ 每人每天盐分摄入不超过6g,高血压患者不超过3g。
▪ 每人每天至少摄入500g蔬菜,其中深色蔬菜占½;至少摄入200g低糖水果,相当于1个苹果、1个橘子。
第3件:血脂检查
检查血脂水平是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的重要方式。
20岁以上,每5年检查一次;40岁以上,每年至少检查1次;
有心脏病家族史、肥胖、酗酒、嗜烟、爱吃糖、长期精神紧张者,尤其是曾患冠心病、高血压、脑梗等的人,更要注重血脂的检查。
注意:采血当天清晨保持空腹;在生理、病理稳定的状态下化验;检查前,不要服用避孕药、一些降压药等药物。
防血栓小妙招:踝泵练习
活动踝关节能起到"泵"一样的作用,可增强下肢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
方法:双膝自然伸展,用力勾脚10秒,再用力绷脚;每次勾脚、绷脚最好能达到最大幅度,动作尽可能缓慢柔和,双脚同时做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