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齐飞
导读:
高血压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别。原发性高血压称为“高血压病”,继发性高血压称为“症状性高血压”或“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是一种主要由于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失调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神经功能失调症状群,晚期可导致心、脑、肾等器官病变。而继发性高血压作为某种疾病的一种症状而存在。
中医过去并没有高血压这种称呼,根据高血压病的临床主要证候、病程转归及并发症,现在的高血压病应该归属于中医“头痛”、“眩晕”、“肝风”等范畴。
高血压病早期症状主要是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症状,如头痛,头晕最常见。其他有心悸,耳鸣,眩晕,失眠,健忘,易怒,注意力不集中,乏力,神经质等。在高血压病早期其血压变化并不明显,只有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时血压可升高,然后能恢复正常,此后血压升高渐变为明显而持久。
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一直以来多有变化,最近我国比较权威专家认为:在安静时凡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毫米汞柱(18.7kPa)、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毫米汞柱(12kPa)即可认为是高血压。确诊高血压可按临床表现分为三期。一期高血压是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临床无心脑肾并发症表现者。二期高血压是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有左心室肥大。有眼底动脉狭窄。有蛋白尿或血浆肌酐轻度升高。三期是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左心衰竭。肾功能衰竭。眼底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或有或无。
中医对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大概有三种:(一)为情志所伤;长期恼怒忧思使肝郁气滞,久化肝火,耗损肝阴。肝阴不足则阴不敛阳,肝阳偏亢而上扰头目,日久转为肝风。(二)饮食失节;饥饱失宜,过食肥甘,酒食无度,皆可损伤脾胃,以致湿浊内生。湿浊久郁化热,灼津成痰而阻滞经脉,上扰轻窍,阻抑升清降浊而发该病。(三)内伤虚损;年迈体衰,肾气亏损,肾阳不足则肝失所养,肝阴不足而肝阳偏亢化火动风。
中医临床辩证
01:
肝阳上亢型
1.肝阳上亢型:肝热上冲,头痛头晕,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口苦舌干,便秘尿赤,舌苔黄厚或黄腻,脉弦或弦数有力。属于以实热证为主。治以平肝潜阳,清热降火。
脐针治疗可采用(1)单扎震位或巽位,采用大小比合针法来进行疏肝理气,平肝潜阳。(2)扎震巽两位,其作用比单扎一位要强。(3)也可扎震或巽、离、坤位三针,坤土是离火之子,“实者泻其子”,火生土为泻,为虚,故有潜阳作用。
02:
阴虚阳亢型
2.阴虚阳亢型:头晕头痛,头重脚轻,耳鸣眼花,失眠健忘,心悸多梦,腰酸脚软,五心烦热,舌质红或暗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细或沉细而数。治以滋阴平肝
脐针治疗可采用(1)扎坎、震或巽二针,以水涵木,坎水是肝木之母,“虚者补其母”。(2)可扎坤、乾与坎位,形成土生金、金生水的相生格局,水能滋阴土能泻火,标本兼治。
03:
肝肾阴虚型
3.肝肾阴虚型:头晕眼花,目涩而干,耳鸣乏力,腰酸腿软,足跟疼痛,夜尿频数,舌质红或红绛,无苔或少苔,脉沉细或细弱、尺脉尤甚。治以滋补肝肾。
脐针治疗可用(1)扎坎加雷风形成以水来养木。(2)扎水火加“天地定位”四针,形成相生格局。(3)可扎坤兑坎三针或坤乾坎三针,形成补阴三针以补肾阴。
04:
阴阳两虚型
4.阴阳两虚型:头晕眼花,耳鸣腰酸,腿软无力,心悸气短,肢冷麻木,腹胀腹泻,阳痿早泄,舌质淡或红,无苔或少苔,脉结代尺弱。治以育阴潜阳。
脐针疗法可用(1)扎坎离两位,形成心肾相交,既补肾水又降心火。(2)扎四正位,即补阴又补阳。即可治疗肾水不足,又可治疗心火不济。
05:
冲任失调型
5.冲任失调型:头晕耳鸣,烦躁易怒,手足心热,记忆力减退,心慌气短,失眠多梦,月经失调,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或细数。治以调补冲任。
脐针疗法可用(1)单扎坎位,以水涵木。(2)扎坎离两位,水火既济。(3)扎坎与坤两位,水土合德。
06:
痰湿阻逆型
6.痰湿阻逆型:头晕头痛,头重如裹,心烦胸闷,食少欲吐,少食多眠,腹胀痞满,舌胖质淡,苔白腻或厚而无津,脉弦滑。治以健脾化湿,清热化痰
脐针疗法可用(1)单扎坤位,健脾利湿化痰。(2)扎坤与艮两位。
高血压病从易医学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是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因为肾水不足引起的,这种多见于老年人,所谓的老年性高血压,这是人体的退行性变化,是人体衰退的一种表现,因为肾水不足,水不涵木,引起了肝阳上亢。对这种病人我们重在补肾水,以水来克火,脐针治疗可取“补肾三针”,但这种方法虽然治本,却来的慢。第二种我们上课时强调过是因为土无法介入五行的转换,使高血压的病人血压一直停留在离位,居高不下,这样我们就要考虑使用坤土,使其能顺利地进入人体的太极循环这是其一。其二就是五行的生克制化,离火生坤土为泻,高血压一泻也就血压下来了。前面我们落在肾藏,而后面我们则落在脾藏上,其余我们则采用对症治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