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临床表现:食欲旺盛而多食,饮食无度,消谷善饥,口渴多饮,渴喜冷饮,胃中痞满嘈杂,烦躁昏闷,口干唇焦,大便干结,难以排出,常数日一次,腹胀,食则尤甚,或口舌溃烂,牙龈肿痛,尿频,形体消瘦,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一、药物治疗偏方
偏方1
(组成)生地黄30克,石膏60克。
(功效)清热滋阴止渴。
(制法)将石膏打碎,与生地黄加水1 000毫升煮沸,小火煎煮30分钟,弃渣留汁。
(用法)代茶饮用,每日1剂。
(疗程)坚持每天饮用。
(来源)《千家妙方》。
偏方2
(组成)黄连180克。
(功效)清泄胃热。
(制法)将黄连用水冲淋洗净后晒干,研成细末备用。
(用法)每次温开水冲服3克,每日3次。
(来源)《现代中医奇效良方宝典》。
偏方3
(组成)山楂、茶叶各15克,决明子10克。
(功效)活血化瘀,清胃泄热。
(制法)将山楂、决明子洗净晒干,与茶叶共制粗末备用。
(用法)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剂。
(疗程)坚持长期服用。
(来源)《中老年糖尿病防治》。
偏方4
(组成)黄连150克,麦冬120克,天花粉120克,乌梅45克,猪肚1个。
(功效)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制法)上药用水冲淋洗净后晾干,共研细末,入猪肚内,煮熟捣烂,做成梧桐子大药丸备用。
(用法)每次服用100丸,每日2~3次。
(来源)《方症会要》。
偏方5
(组成)枸杞子30克,瓜蒌根9克,石膏9克,黄连9克,甘草6克。
(功效)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制法)上药加水2 000毫升浸泡30分钟后煮沸,小火煎煮30分钟,弃渣留汁1 000毫升。
(用法)分早、中、晚3次饭前温服,每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