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辛平。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汁,去面皯。久服明目,轻身延年。一名菟芦,生川泽。
菟丝子这味药的功效主要是补肝肾,它的功效较为单一,在方剂中运用的并不是很广泛,多入丸剂,入汤剂较少,那今天就简单的聊一聊。
我们说菟丝子呢,味辛、平,气温,无毒。它是入心、肝、肾三经的药。能益气强阴,补髓添精,止腰膝疼痛,中医里讲肾主骨,生髓,腰为肾之府,在《素问·脉要精微论》篇中就非常明确地将膝称之为“筋之府”,这里所说的膝就是膝关节,我们知道肝主筋,所以菟丝子能补髓添精,止腰膝疼痛。这些都是中医理论在中药里的延伸和运用,可见理论基础的重要性,
菟丝子能安心定魂,有很多医书在描述中药时会讲到“安神”、“安魂”、“定魄”什么的,有人会疑惑是不是学中医的人都很迷信?
其实啊,在中医里所讲的“神”、“魂、”、“魄”,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神、魂、魄,我们在读文言文的时候,就知道有古今意义的不同,还有就是古人受到当时时代的影响,所以文字表达的意思和现在有差异,就会给我们后人研究中医造成一些困扰,我们中医学者想学好中医就得弄明白先贤们在他们的文章里所表达的意思,而这个“神”、“魂、”、“魄”具体指的是什么。
《素问·宣明五气篇》里讲:“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心藏神是指心统领和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魂是指非本能的较高级的精神思维心理活动,如人的情感、思维等;魄是不受内在意识支配而产生的一种能动作用表现,属于人体本能的感觉和动作,即无意识活动。如耳的听觉、目的视觉、皮肤的冷热痛痒感觉,以及新生儿的吸乳和啼哭等行为;意就是心感知事物后,根据记忆产生意念但尚未成定见之时的思维;志就是意念积累之后形成的认识称之志。比如说志向。
扯得有点远啦,我们回过头来看菟丝子这味药,它入入心、肝、肾,属于温补之药,所以能安心定魂。
菟丝子入丸剂有一个经典药方,五子衍宗丸,在五子衍宗丸里菟丝子就是用来补肾精,壮阳道。
而关于菟丝子,还有一个传说呢。相传很早以前,有个养兔成癖的财主,专雇一个长工给他养兔子。并规定,死掉一只兔子,得扣掉四分之一工钱。一天,长工不慎将一只兔子的嵴骨打伤,他怕财主知道,便偷偷地把伤兔子藏进了豆地。事后,他却意外地发现伤兔子并没有死,并且伤也好了。
为探个究竟,长工又故意将另一只兔子打伤放人豆地,并细心观察,他看见伤兔经常啃一种缠在豆秸上的野生黄丝藤。长工大悟,原来是黄丝藤治好了兔子的伤。于是,他便用这种黄丝藤煎汤给有腰伤的爹喝,爹的腰伤也好了。
又通过几个病人的试用,断定黄丝藤可治腰伤病。不久,这位长工辞去了养兔子的活,当上了专治腰伤的医生。后来,他把这药干脆就叫“兔丝子”。由于它是草药,后人又在兔字头上面冠以草字头,便叫成“菟丝子”。(故事来源于网络)
现在很多人喜欢把菟丝子用来熬汤或者煲粥或者泡酒。
肾家多火,阳强不痿,及大便燥急者,均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