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40℃左右的高温让很多人不堪忍受,全国各地120急救热线接到中暑求救电话无数高,温闷热中暑事件频发,甚至有人因为中暑急救方法不对或急救不及时而丧生,令人惋惜。那么,夏季中暑应该怎么急救呢?
专家指出,中暑常发生在高温和高湿环境中,对高温、高湿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在气温大于32℃、湿度大于60%的环境中,由于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极易发生中暑。
此外,在室温较高、通气不良的环境中,年老体弱者、肥胖者、儿童及孕产妇耐热能力差,也易发生中暑。
中暑的表现:
中暑者一般表现为体温升高、乏力、眩晕、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脉搏和呼吸加快,面红不出汗、皮肤干燥,重者出现高热、神志障碍、抽搐,甚至昏迷、猝死。
中暑的急救:
1、现场判断
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和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轻症中暑: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和脉搏增快等表现。体温往往高于正常。
重症中暑:是中暑类型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危及生命。重症中暑可分为三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2、救治机理
正常人体温保持相对稳定是产热和散热平衡的结果。中暑是因为环境高热多湿,机体吸收的热与产生的热大于散发的热,体温因此骤升,从而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引起广泛性器官功能障碍。
急救时应先帮助机体散热、降温,再根据中暑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或心血管系统等病变,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
3、急救步骤
搬——转移病人:迅速将病人搬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用扇子和电扇扇风,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领裤带,以利于呼吸和散热。
擦——物理降温:用冷水或稀释至40%的乙醇(酒精)擦身,或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颈部、腋窝和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血管部位,帮助病人散热。
服——使用药物:在额部、颞部(太阳穴)擦拭清凉油、风油精等提神醒脑药,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
掐——按摩穴位:若病人昏迷不醒,则可用大拇指按压病人的人中、合谷等穴位。
补——补充体液:病人苏醒后,给予淡糖盐水以补充体液的损失。
如果病情严重,要拨打120。
特别注意:
经解救清醒后的病人,必须在凉爽通风处充分安静休息,因为此时体内的抗中暑机能处于疲劳状态,若重回炎热的环境或参加体力活动,会引发比前次中暑更加严重的后果。
中暑的预防:
为了避免中暑,在高温天气,应做到:对年老体弱等重点人群应重点保护,营造一个舒适的小环境,室内要通风,尽可能把室温降至26~28℃,室内外温差在8℃以内。要保持情绪稳定,注意膳食的调配,饮食宜清淡,多饮水。
高温天气,不能等渴了再喝水,要随时补充水分。最好喝温热茶水或盐开水,能使汗腺舒张排汗,散发体内热量,有助消暑。早餐要吃热食,水果在上午9点—10点吃最好。
冷饮吃得越凉越容易中暑,因为人体一下子无法适应低温,消化系统会受到影响。预防中暑,可以喝点食醋,帮助消食,生津消暑。胃口不好,不爱吃东西,很容易中暑,可以喝上一杯豆浆,既补充了养分,又不会引发上火。
西红柿、西瓜、苦瓜、桃、乌梅、黄瓜、绿豆,都是能预防中暑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羊肉、狗肉、草鱼、鲢鱼、带鱼、黄鳝,以及核桃仁、杏、樱桃、龙眼、杨梅、椰子等,都是温性、热性食物,体质偏热的人在三伏天尤其要少吃。 提高对先兆中暑的认识,一旦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出汗、全身疲乏、心慌等症状,应立即脱离中暑环境,及时采取纳凉措施。
特殊人群中暑急救:
很多抵抗力差的人如婴幼儿、孕妇、老弱者在高温环境里一不留神就会中暑,抢救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悲剧发生。因此,在高温天气下,这些特殊人群更应采取措施防中暑。
婴幼儿:应穿薄的棉质单衣,如果流汗要马上擦干,尽量不用电扇或冷气。外出戏水前应选择不含香精、防晒系数低于15的防晒乳液外擦。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室温不低于25℃。冷气房内最好放一盆水,以免干燥。
孕妇:应衣着凉爽宽大,多吃新鲜蔬菜、新鲜豆制品;经常用温水擦洗,不要盆浴;不要因为过于贪凉而导致感冒发生,此外要保证睡眠。
老弱者:保证每天不低于7小时的睡眠,调整饮食保护脾胃,不要多吃辛辣食品,要常吃清淡食物;由于天热汗多,因此补水显得很重要,每天要补充至少2500毫升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