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Stress in Childhood Can Influence Adult Health
译者:刘泽莎丨壹心理翻译专栏
最近研究表明,童年时期的心理困扰,会影响成年后身体慢性疾病的发展。这项研究为期45年!观察了1958年同一周内出生的近7000名英国人,该研究发现,童年心理困扰与以后生活中心脏病和糖尿病的高患病率相关。
这些信息,研究参与者们在7、11、16、23、33和42岁时的情况。研究人员利用血液样本提供的信息,以及和血压相关的措施,为每个45岁的参与者收集了9个生物指标数据,创建了心脏病和糖尿病风险的指示评分,也就是心血管代谢患病风险险评分。
调查人员发现,生活中一直有困扰的参与者,和低水平困扰的参与者相比,罹患心血管代谢疾病的危险最高;高程度困扰主要发生于童年和成人阶段的参与者,表现出较高的罹患心血管代谢疾病危险;受长期困扰的人,在中年时期罹患心血管代谢疾病的概率,要高过普遍人;而主要在成年期经历高水平困扰的人群,与一生中都经历低水平困扰的人相比,在患病风险方面没有什么不同。
一句话总结,在童年承受高压力的参与者和有持久性困扰的人,有着显著的较高风险分数。
阿什利·温赢博士(哈佛大学)说:“导致心血管和代谢疾病超额风险的证据表明,这些影响在人一生中的相对早期就可能启动了。因此,早期预防和干预策略的重点所在不仅是孩子,也重视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
艾莉森·霍尔曼博士(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则认为,当今社会中,医生告诉心血管疾病病人要减肥、戒烟、培养更好的饮食习惯,却不解决潜在的、可能助长不良行为的压力或困扰,这可能会起到反作用。“事实上,‘建议"或‘指挥"病人改变其自身的行为,是在削弱他们对医生的信任,并可能加剧他们的痛苦,特别是当他们感觉到困扰,或者无力依照建议作出改变。”霍尔曼建议进行以病人为中心的,能激发病人积极性的面谈,以及利用更有同情心的途径与患者沟通。
医学博士瓦棱廷·法斯特(《全美心脏病学会会刊》的总编辑)说,“人们普遍认为,成年时期的压力会导致心血管疾病,但通过此项研究,我们很容易看到,在人生早期,心理和生理状况处在一种高度戒备的状态,所以很容易受到压力的困扰。”
如果你也想成为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儿童心理、父母成长领域的作者,欢迎勾搭Valar哦!QQ:191543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