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10年才懂的思考模式,早知道职位提升两级
有项调查就显示了:在30岁到59岁的职场人一天花在运动、社交、学习上的时间不到40分钟,然而在学习上所占的时间比例仅为四分之一。
这是个怎样的概念呢?调研人员本田直之就举了这样一个很直观的例子。
职业运动员花在训练和比赛上的时间是:4:1;
而商业人士花在学习和工作上的时间是:1:60。
很显然,大多数人对自我的投资是远远不够的。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准备不足就上场的商业人士,又怎么能提高生产力的产出率呢?
不难想象,正因为大多数人对自我投资不足,只要有人稍加练习,便极有可能出人头地。
而杠杆思考术强调的,正是通过自我投资,主动摒弃低效率的重复性工作,运用杠杆效益,撬动劳动成果。
所谓的投资是指:你事先做的一些事在一段时间后得到回报。必须经常对追求回报的“ROI”(投资报酬率)有所意识。
而建构的资产有四种:劳力资产、时间资产、知识资产、人脉资产。
劳力资产
大多数人都遇到过“一直想做,但总是没办法做”、“暂时先延后再做吧”、“三分钟热度就结束了”等问题。
劳力资产的关键在于有效的执行力,通过设定目标,思考如何做,从而解决“做不到”的难题。从三点着手:
①建构化
也就是将进展顺利的方法建构起来,其作用在于“重现性”,一旦建构起来,从下次行动开始,就不用从头思考。
而没有重现性,每次都必须重复思考让工作进展顺利的做法。如果所有的事情每次都从零开始的话,就无法提升效率。
例如,优秀业务员将自己的销售方法建构化:发现关键客户的方法、提案的方法、加速业务流程的方法。而新手业务员将据此花更少的时间收获成果。
建构化的方法最重要的工具是检查表。例如把出差要带的东西事先做成检查表,从而避免遗漏,也能省时省力。
②习惯化
人类的行动实际上有95%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
那些工作进展顺利的人,都是无意识地进行着良性循环,也就是习惯化。
养成好习惯,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习惯检查表。
在这个习惯化的过程中,用数字来记录管理也是很重要的。
一旦形成习惯化,就能成为不假思索的行动,容易坚持下去。
30岁以后,留下的只有习惯。无意识化、习惯化才是成功的关键。
本文来源:中国培训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中国培训网
矩阵式管理的三大优点
矩阵式管理是指通过横向的联系和纵向的沟通的管理模式,平衡企业运营中权利,使各个部门的工作重点回到公司的整体效率上来,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消除部门的本位主义,更加有效地实施企业的战略目标。这种组织结构克服了垂直式组织结构(职能式)和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缺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最大的优点就是沟通的信息链条较短、信息反馈较快、工作目标统一、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提升了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必然会出现业务的多样化,项目的多样化,产品的多样化,客户的多样化,由于资源有限,日常的事务就会相互交叉影响。现在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客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快速的对市场变化、对客户需求进行相应,关系到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仍然采用金字塔的中央集权制,或者职能式的组织结构,企业的运用就可能产生混乱:跨部门沟通困难,信息传递缓慢,客户的需求无人顾及,出现问题相互推卸责任,新产品研发的进度延迟,失去市场发展机会,项目交付出现问题,客户不满意……
如果采用事业部制的管理模式,每个事业部都有销售部门、每个事业部都有技术部门、每个事业部都有自己的人力资源部、采购部、质量部,这样必将造成成本的大量浪费……
1.提高工作效率:由于采用了灵活的组织结构,在资源上进行了共享,当项目出现的时候,可以马上调集与之相匹配的资源,组建跨功能部门的项目团队,提高了团队执行力,减少了沟通环节,加快了信息的共享,提高了反应速度。矩阵式管理使各个部门的管理聚焦到公司的业务发展上,更加有利于公司的战略实施。
2.资源得到共享:在矩阵式的组织结构中,各个部门的资源得到了共享,使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减少了以前出现的“忙的忙死,闲的闲死”的情况。根据研究表明,采用矩阵式的管理模式比采用传统组织结构的管理模式要减少20%的资源。
3.更加有利于人才的发展:采用矩阵式管理模式并不会影响到人才的晋升通道,而且采用跨部门的协作模式,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的培养。矩阵式管理更加有利于人员的团队合作精神,避免了以前的部门本位主义。
矩阵式管理已经在国外兴起,IBM、ABB、微软等国际巨头都率先实施了矩阵式管理,而且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国内的企业也纷纷跟进,华为、美的、春兰、中联重科等等。随着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行业利润越来越薄,管理模式的选择将会直接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