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1.爱岗敬业。
教师的敬业精神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
(1)热爱情感的学校、教学、生活。
对所从事的职业有一种情感上的接受甚至“迷恋”;从事专业活动的场所有一种不变的“情结”。我可以把自己的情感世界与教育和学校的兴衰联系起来,为教育担忧,享受教育的喜悦。
以学校为家,把学生当孩子,当兄弟姐妹。这种情绪是敬业精神最根本的动力来源。这种情绪是内在的、持久的,不会因为教师的专业待遇水平或条件差而轻易波动。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尊重自己的职业,并以此为荣。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尊重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对学生和事业认真、敬业、尽责、尽责。
(2)思想上,教书育人。
教师对专业的热爱,要建立在理解教育规律、科学思维、头脑清醒的基础上,否则会盲目、迷失方向。
教师的敬业精神不仅要体现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要求和时代发展的综合素质上,还要体现在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上。
教师的敬业精神不仅体现在关注学生的学习,尽一切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体现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学活动的教育性和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做事,还要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学生做事做人的良好品德。
(3)态度——认真负责。
教师对工作和学生的态度是教师爱心和奉献精神的直接体现。朱,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强调“有志者事竟成”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不是物,没有任何疏忽的余地。教育的影响触及灵魂,容不得半点马虎。教育过程中的任何轻率、失误、武断都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教师的专业态度除了“认真”别无选择。
具体来说,教师在工作中要认真执行教学常规,绝不敷衍了事,行动要科学、规范、有纪律、严格、自律。在学生面前,老师没有任何个人行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视野里。教师要时刻注意提升自己的专业形象。
爱和奉献,一般分为快乐、专注、勤奋、熟练等不同的状态。
幸福的生活是建立在对教师职业积极的态度、浓厚的兴趣和深深的热爱之上的。工作愉快的老师,真心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不管待遇多少,地位如何,享受工作的辛苦和劳累。他们为学生的进步而激动,这属于情感后爱的人。
敬业是教师在对职业进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积极态度。敬业的教师出于对教师职业的本质、社会意义和个人发展意义的理解,确立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认真、细致、严谨的作风作为自己的工作标准,这是一个理性型的爱后者。
勤奋——反映教师对工作和履行职责的基本态度。勤奋的老师总是脚踏实地,勤奋,努力,尽职尽责。是一个爱态度的人。
优秀的工作——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不断学习。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属于热爱岗位的创意型。
教师敬业的几个层次;
师德模范水平。春天的蚕会织到死,每晚蜡烛会哭泣,灯芯会抽干。这是非常高的师德境界。他们潜心教书育人,奉献天下,以桃李为人生目标,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忠于职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以身作则,严于律己,锐意改革,成绩斐然,这是他们道德的真实写照。这样师德的老师虽然不多,但在老师中影响力大,感染力强,起着先锋模范作用。
师德水平优秀。“等衣服越来越宽了,我就不后悔了,我会被伊拉克搞得很尴尬。”这样的老师师德水平很高。
师德基本水平。兢兢业业,勤勤恳恳。
总之,爱岗敬业体现了教师积极的人生观追求。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是每个老师在生活中应该有的态度,也是我们要求和教育学生努力的基础。
2.教师联谊会(师爱)
老师对学生的爱,简称“师爱”。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师爱是师德的灵魂。
教师要把自己的全部灵魂奉献给学生,坚持一视同仁,把神圣的师爱均匀地洒向每一个学生。享受老师的爱是每个学生的需要和权利,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阳光、空气和水。
爱每一个学生,就是认识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才能,性格特点,精神世界。只有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抱负、有智慧的完整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他不了解学生和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天赋、天赋和倾向就谈不上教育。理解学生是爱学生的具体表现。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单纯的情感过程,也不是单纯的认知过程。有人把它定义为理智与理智交融的心理过程,是慈悲与怜悯的心理特征。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人类灵魂完美和理想的象征。
情感是师爱的前提。从早到晚,老师和学生一起活动,上课时眼睛盯着他们,时不时的交流。老师很高兴学生能按照自己的要求完成任务。这些自然纯粹的情感是老师爱学生的基础。
理智是师爱的方向。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然而,教师只有“爱”和“奉献”是不够的。师爱也要求老师尊重、理解、引导学生。这才是师爱的正确方向。
情与理的融合是师爱实现共同教育功能的保证。也就是理与仁的和谐。
师爱是一种双向沟通和情感效应。对学生的爱是师生心理和谐共鸣的过程。学生在得到老师的爱的同时,也会唤起对老师的爱,这种爱会得到反馈,形成爱的双向交流。这种情感效果会产生很好的效果。首先,学生会表现出对老师的自觉尊重,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正所谓亲他老师;随之而来的是,“信道”教师的教育影响力很容易被学生同化,教师的要求被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目标在这种双向交流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爱情的双向交流更重要的作用是,它可以升华教师的人格,激发巨大的能量和潜力,让人变得伟大和完美。
敬业,不忘使命。爱就是付出。师爱是一种充满奉献精神的爱,只谈付出不付出,只谈学生不求回报。
对学生的爱、理解和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对学生的爱,最终体现在对学生的未来,对民族的未来负责。也就是说,爱是教育成功的必要条件,最终应该体现在为社会培养人才上。
3.老师的公平。
教师公正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待不同利益时所表现出来的公平正义。教师参与教育活动有很多利益关系,如教师自身投入与教师收入的关系、教师群体的关系、师生关系、师生家长关系等。要正确对待和处理这些关系,必须运用正义的基本伦理原则。
教师的公正是密切相关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协调与合作。在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的过程中,教师对他人和自己的公平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老师能公平对待家长,互相尊重、理解、真诚合作,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外部教育环境。如果教师能够公平对待同事,团结合作,将有助于协调不同的教育职能,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公平对待学生是教师公正的重点。在一个群体里,总有优点也有缺点。如果教师不能做到公平,偏爱好学生,歧视差生,往往会导致教育教学秩序混乱,不利于正常教育活动的开展。教师的公平决定了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学生对教师的公平抱有很高的期望。教师是否公正,与他在学生眼中的形象密切相关。
教师的公正可以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不公平会使学生怀疑正义的合理性,而正义本身就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涵。长期以来,教师的不公肯定会影响学生的道德成长。教师公正是教育公正的核心,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的公正有助于社会公正的实现。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第一,尊重学生的个性。
要关心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哲学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在本质上爱学生,教育教学管理才能成功。
教师要在学生心中树立榜样地位,即尊重学生的人格,善待每一个学生,使师生关系平等,激发学生的自我肯定意识。民主与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重要标志和特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发挥教师的导向和教育功能,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二,注意批评的艺术。
批评也是关爱的表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经常不得不面对做错事的学生,并直接批评他们,这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批评学生的时候要注意一件事一批。学生犯了错误。老师要批评学生的错误,不要轻易把学生过去的错误联系起来。要批评学生,就要区别对待。无论是优秀的学生还是经常犯错的学生,老师都应该平等对待学生,批评学生,做出准确恰当的评论。准确真诚的评论会让学生信服并欣然接受。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只有把教育当成自己的需要,愿意接受教育,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他曾经处理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学生杀了一只麻雀。为了教育学生,他命令学生找一个鸟巢,看到鸟巢里有几只小鸡饿着肚子在觅食。苏霍姆林斯基悲伤地说:“他们失去了母亲,现在没有人能救他们了。”这一幕让学生非常懊悔。二十年后,他对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当年你严厉批评我,我也不会惩罚自己这么多年。”自我教育是批评的最高境界。艺术批评是教师奉献给学生的财富。
第三,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
老师应该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成功。比如实行班干部竞聘制或者班干部轮岗制。这样,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为了让学生体验成功,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我们班有一个学生,性格有些古怪,从不关心班级。在一次“竞岗”开始的时候,他表现的很冷漠,但是在竞聘“班主任”的时候,他却突然高高举起了手。他上任后,由于经验不足,工作开展不顺利,开始退下来。这时候我及时鼓励他,促使班干部帮他想办法。渐渐地,他的工作有所改进,赢得了大家的称赞。从此,这位同学在其他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显然,成功的经验可以促进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