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之所以独立一派,在于这个行业的特殊性,所谓“电商以类聚,新鲜以群分”,这个行业难在一个“鲜”字,它挑战的是电商领域各门活儿的高精尖,考验的是全产业链的整合能力,所有人都认为这里充满好生意,但多数人也是一筹莫展。
本文特挑选了10家“生鲜电商”,逐一分析,涉及的企业有我买网、顺丰优选、本来生活、甫田网、沱沱工社、优菜网、多利农庄、正大天地、易果网、依谷网。
行文不甚严谨之处,还请当事企业及各位看客批评指正。
1、“我买”之踵
2008年中,中粮两员大将赵平原和张东风“密谋”中粮触电计划,当年电商风起云涌(1号店上线),不久后计划送到总舵宁高宁手中,这位大佬几乎没多加思考,当即拍案通过。
次年5月火速内侧,最终选定8月18日这个黄道吉日上线,我买网横空出世。
当年,宁高宁很是得意,期望甚高,宣称“我买网可以大过中粮”,2011年中粮产值为千亿,显然这位爷在用国企老大的惯性思维断定这个市场,实则高估不少,只是这个黄粱美梦何时能醒罢了。
中粮旗下坐拥3家香港上市公司和3家内地上市公司,集团业务涉及五谷杂粮、柴米油盐、酒水饮料、蔬菜蛋肉、商业地产等业务板块,这些优质资源令人垂涎欲滴,但也只有国字号大鳄才能享用。
所谓阿克琉斯再强大也有“之踵”,优势和劣势本也是一家人,而中粮的这颗“踵”也正是基于自身的优质资源。
我买上线之初只销售自家产品,后来为了丰富品类进行了扩张,然而“护犊情深”总不可避免,当然这无关道德,比如至今在其网上仍找不到“伊利牛奶”,类似的潜规则还有多少,不得而知。
当年宁高宁剑指“沃尔玛”,甚至欲与马云一比高,但是这条路径是需要你不断的开放、开放、开放、扩充、扩充、扩充,然而中粮怀里抱着自己的亲子,还要兼顾天下弃儿,这得需要多大的胸怀。
更现实的是,打手远远眺望,1号店已一绝骑尘,踏的满路灰尘。
“我买网目前只做食品销售,优势在于中粮自己的产品可以成为内部供应商,但是,只做食品本身,要盈利还是挺困难的”一号店董事长于刚在两年前曾这样断言。
我斗胆替宁爷回一句“哥不怕,玩得起”。
2、“优选”难顺
话说2009年,顺丰嘉兴区部瞅准了一项大生意“卖五芳斋大肉粽”,顺丰速递员成了这个生意的“媒婆”。
我对顺丰速递员颇有好感,红黑相间的队服颇有军装范儿,各种口袋挂于腰间和两腿外侧,可谓兼具嘻哈之风,甚是喜欢。试想门口有位这样的帅哥轻声细语道“亲,我们有正宗的嘉兴大肉粽,送货到门,还给您打个八折”,这等“刚需”还能拒绝?搞定。
据说,2009年嘉兴区部一个端午节就卖了100多万粽子,次年翻了数倍,更喜悦的是这一粒粒“大肉粽”触动了王卫神经,他想到的是自家军中浩浩荡荡的10万配送大军,还有那此起彼伏响彻全国各地的门铃声,“叮咚、叮咚、叮咚……”
而,今天“优选”把配送员定义为“客户代表”,你应该知道是有渊源的了。
围绕核心产业链扩充、延伸产业链,一直是王卫深思慎行的战略,手里握着好牌,他当然想多做点事情,然而一路走来也并非顺畅。
从当初“E商圈”的不了了之(仅存香港业务),到后来“尊礼网”的余音绕梁,再到现在的“顺丰优选”,可谓一波三折,直到今天优选哥才算跌跌撞撞的摸到点门路,并有所斩获。
上个月,顺丰隆重宣布开通上、广、深三地配送业务,粉丝们趋之若鹜,三周内流量大涨近100%,各种营销战役也逐渐打响,微博里的水军锣鼓喧天、刀光剑影,甚是热闹。与其相比,我买网、正大天地、易果等流量却下滑20-40%,优选初战基本告捷。
然而,这位高富帅虽然继承了其父“沉稳、内敛、低调”的优秀基因,但能否所向披靡还不能轻易断定,何况半路常会杀出各种小魔鬼,路漫漫其修远兮。
近来有报“顺丰借道优选,构建冷链物流”,不无道理,顺丰虽有这个野心,但应不是本心,为了将来在“冷链物流”上吃顿饱饭,先搞个“优选”积累经验饿三年,这事禁不住思量。
3、“本来”面目
3月15日是个严肃而幽默的日子,当很多品牌忙着写“微博公关稿”的时候,本来人却开开心心的忙着送“柠檬”。
这是本来人最新策划的一期营销活动,目标精准直指京城400幢高级写字楼,对象明确锁定爱“拧巴”、爱美丽的都市女性,办法简单只要注册信息就送你四个柠檬。
白送?No,你不知不觉落入了“圈套”,当然这是自愿的,我猜那些美丽女性多少少少会附带买些其他东西(这些在注册页面早给你准备好了)。况且,一个人收到柠檬,整个办公室会成热点,最近三周,本来流量大涨250%,与送柠檬活动直接相关。
本来的创始团队来自南方报系和网易系,其深谙电子商务的精髓。网站视觉是我见到最舒服的一家,购物流程的细节体验也可圈可点。“本来生活”正如其名,倡导食物本来的味道,为此他们的买手会跑遍大江南北,找寻上等食材,可价格不菲。
本来应该感谢一位老人“褚时健”,有一天他们的买手巧遇在哀牢山种植生态橙子的储时健,对事件的本能敏感让本来人如获至宝,经过在微博上的一翻热炒,一代烟王又成了媒体焦点,加上各类大V的“添油加醋”,“褚橙”瞬间变成了全国知名品牌。自去年11月份“褚橙”推出以来,本来的订单量在个把月内就有了数倍增长。
现今,本来在逐渐拉长战线,像脱了缰绳的野马一样在诉求扩张,已在京东开店并上线,天猫商城的上线也指日可待,这些举措无关能否盈利,重点在“向大平台要知名度和流量”,以满足扩张需求,观察其产品线的扩充也可见一斑。
未来,能否守住其倡导的“本来味道”,我们期待。
4、“甫田”不是福建人干的
“甫(Fu)田”被很多人念成“莆(Pu)田”(福建的一个市),因此很多人便认为这个网站是福建人干的。
甫田网于2009年创立,创始人是位华裔。他3岁时随从父母从台湾移民到美国堪萨斯州,在美国是位电讯工程师,有着不错的工作和生活,然而不安分的他却想着回国创业,当父母得知他要卖菜的时候很是失望,一度认为他“没出息”,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没出息”的人却干了一件有出息的事,去年销售额近5000万,可能是现有生鲜电商中唯一盈利的企业。
之所以很少人能关注到这家企业,是因为你并不是他的目标客户,创立之初,他曾经在上海嘉善路农夫市集摆过地摊,而这个市集的主要客群有很多老外,后来慢慢发现这个市场的潜力,进而走上了电商之路。
我曾经给朋友说,即使给你们一样的起点,他能成而你却成不了,为啥?因为你没有这个市场所需要的基因。创始人在国外生活十几年,他对老外的生活习惯了如指掌,他非常清楚老外喜欢吃什么,能接受哪里的东西,等等这些都是拿钱买不到的经验。
甫田最大的挑战还是自己。随着老外人口红利的逐渐减少,如果要保持持续增长,势必要开拓国人市场,然而国人和老外的饮食习惯、购买习惯等均有所不同,比如老外更喜欢吃牛肉,而国人更喜欢吃羊肉,商品策略、价格策略等都需要重新考量。
能Hold住老外,不代表能驾驭国人。
5、“沱沱”的小碎步
“沱沱”这两个字总让我想到一个动物“骆驼”,他不紧不慢悠闲自得,有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超然心态,可贵的每一步都走的挺踏实,令人着急的是他人已快“追尾”或“超车”,这就是我眼中的“沱沱公社”。
“沱沱”出身也不差,由九城倾力打造,当然不是做游戏的那个“第九城市”,而是九城网络技术公司,已在纳斯达克上市,这家公司的核心业务做B2G政府软件(企业对政府),市场占有率近90%,在行业市场里绝对垄断。
2009年时,九城特别成立天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自己整合了千亩农场,并成立特别团队亲自种菜、种水果,养猪、养鸡、养鸭等。
然而,这种做法势必受规模所限,单靠自身种养的产品很难满足大众市场,因此其也整合了不少别家农场的农产品,以丰富产品,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有些时候我们总是需要在精和快之间做个选择,当然并非抛弃,只是在某个阶段需要做个最优选择,显然沱沱工社想走精品路线。
有些时候我们要在盈利和市场份额之间做个选择,当然两者最好都有,只是在某个阶段需要牺牲另外一个,显然沱沱工社是想要前者“盈利”。
而,真的盈到利了吗?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