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如何实现从商标到品牌的华丽升级?

随着亚马逊平台准入门槛的提升和竞争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卖家都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虽然对于大部分的卖家来说,品牌的意义其实更多的是代表着一个做了注册备案的商标而已,但无论如何,播下种子,就有了长成大树的机会。

但对于大部分卖家来说,拥有了商标,都希望能够把自己的商标做成一个小有影响力的品牌,可是影响力是需要推广的,而推广的费用也绝非每个卖家都能够承受得了的,所以,品牌之梦,对于大部分卖家来说,也只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但如果对亚马逊平台上的卖家品牌进行研究,也同样可以发现一些独辟蹊径以小博大打造出有影响力品牌的案例,虽然这些例子也许只是这些品牌运营中的一个侧影,但从这些微小的故事里,我们也许能够开拓思路,发觉一些对自己品牌打造有帮助的思维。

Anker,这个从中国走向世界的线上品牌,凭借着移动电源及周边的一系列产品,成功的在亚马逊平台上拔得头筹,稳居亚马逊平台第三方卖家第一的位置,在12月7日亚马逊官方举办的亚马逊卖家大会上,Anker再次被评为Top卖家,而更有说服力的事件时,Anker从线上成功走向线下,沃尔玛美国专门为Anker开辟销售专柜,Anker华丽丽的完成了拓展,也成了很多中国卖家膜拜的对象。

但Anker的发展中,如果把研发和品质称为其内在之本的话,恰到好处的低成本营销却也成了推动其客户认知度和培养客户忠诚度一个非常有力的工具。相信使用苹果手机的用户,很多人都会诟病数据线易破裂的情况,这其实是苹果官方也没有解决好的一个问题,作为手机配件之一的数据线,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折叠,然后破损,然后重新购置,似乎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循环,Anker却抓住这个机会,通过多方研发,开发出经久耐用的数据线。耐用到什么程度呢?一条数据线,可以作为两辆汽车之间的牵引绳。我们无从判断这是一个营销事件还是一个偶发性事件,总之,当一个用户用Anker的数据线作为牵引绳拉动另一辆汽车,然后数据线依然正常使用,然后再用汽车对数据线来回碾压,然后数据线依然正常作业的视频在网上病毒式传播开来时,Anker数据线的可靠品质就自然而然的被消费者接受了。之后的故事就是,更多的人带着质疑的态度,对产品采用同样的或者类似的测试,实验的结果依然如故,于是,网上有了更多的视频,优质的产品品质为品牌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个在亚马逊上火爆的品牌,相信很多卖家都有关注过这个品牌--Yeti。对于很多亚马逊卖家来说,关注这个品牌,源于亚马逊平台上Yeti杯子的热销,但作为一家户外冷藏箱发展起来的品牌,在进行品牌推广时的行为就更加奇葩。什么样的冷藏箱算是一个好的冷藏箱呢?Yeti给出了答案--能够经得起袭击的冷藏箱。Yeti在推广自己冷藏箱的过程中,竟然找了一头体重600多公斤的灰熊来蹂躏自己的冷藏箱,结局当然是冷藏箱完好无损,而Yeti冷藏箱也由此一举成为爆品,为品牌的推广做下了很好的铺垫。

至于后面大家知道的Yeti杯子的火爆,多少就有些情理之中了。不过在这里提醒,抛开Yeti同款杯子是否存在侵权因素不谈,这个产品也真的值得卖家朋友们研究一番。

讲至此,再接着讲一个故事吧。

有一个朋友,做淘宝的,选择了一个非常小众的产品,然后注册品牌,然后在淘宝上销售,几乎没有投入太多的广告,也不刷单,也不开天猫店,却做得风风火火,即便到了淡季,生意依然不错,原因是“刷单的竞争对手被平台处罚了”,只剩下安分守己的他自己占有了更大的市场份额。朋友每年都会参加一些展会,选择一些小众但刚需的产品,然后组织研发进行生产,为什么要这样选择呢?因为“对于这些小众产品,大的厂家看不上,但市场又真实存在,稍微努力,就可以做到很好了。”朋友如是说。朋友就这样,在并没有太多市场投入的情况下,把自己的产品打造到占领六七成市场份额的地位,品牌也油然而成。

对于小卖家来说,没有实力并不要紧,在做好产品的同时,用心思考,兴许,你就可以找到一个以小博大四两拨千斤的推广方法,让自己的商标脱颖而出,实现从商标到品牌的华丽转身。毕竟,在这个全球几乎没有信息差的时代,一切皆有可能。

Nothing is Impossible.

作者:赢商荟~老魏,专注电商资讯,干货分享,交流请加QQ:757164998(备注:卖家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dianshangwin_com

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卖家资讯http://www.maijia.com/news/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华丽  华丽词条  商标  商标词条  升级  升级词条  实现  实现词条  品牌  品牌词条  
电商产品

 淘宝店铺最新维护老客户方法

店铺流量分付费和免费,现阶段用付费流量积累新流量后,如何形成二次消费,成为老客户?维护老客户有很多种方式,让我们一起回顾下:一、店铺定位 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在店...(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