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这个词在当今的零售行业是个高频词,人人都在说新零售,但是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在探寻新零售的究极形态,这其中,有很多就是创业型的公司,这里就给大家分享一些新零售创业策划。
1、GOGO小超
“GOGO小超”“GOGO无人超市”隶属同一家公司,开业之初,与福柜、果小美一起成为了成都本地的明星创业产品。
从开业运营到倒闭,“GOGO小超”只用了4个月时间,并且项目下的多个员工都还没发工资。
在“停止营业”的通知单上,我们看到落款日是2018年1月22日。可戏剧性的一幕就在隔天发生——成都市对无人零售的扶持政策于23日正式下发。
让人感叹好政策终究抵不过资本的残酷。
“死亡”诊断:
根据媒体调研,“GOGO无人超市”、“GOGO小超”两家无人超市的平均客单价为33至37元,平均单日流水1300至1500元,不算后台研发成本已实现盈利。
然而,GOGO小超2个月就扩张到500多个点位,步子迈得太大是加速倒闭的原因之一,运营失误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相比部分无人货架公司对布点的严苛要求,GOGO小超将大部分点位,投放在保险、贷款、销售、客服等避开朝九晚五上班时间且流动性强的行业,导致货损率严重。
2、领蛙
关键词:公司被卖,创始人不知情
领蛙成立于2015年7月,是较早进入无人货架领域的玩家之一。1月12日,便利蜂宣布以数千万的价格收购领蛙。
而这事发生后,创始人蒋海炳还被蒙在鼓里。
按照他的原话:我一下子就懵了,我说我昨天还在联系新的投资人,怎么可能今天就卖掉,更何况我是股东,也是董事,怎么会不知道。
被称为无人货架发明者的他甚至扼腕叹息:“原创者被抄袭者收购,是一种耻辱!”
“死亡诊断”:
与其他因货损、资金断链而倒闭、被收购的无人货架项目不同,领蛙走的是精细化运营路线,在其他大规模无人货架货损率高达40%的情况下,领蛙的货损率只有13%,客户留存率95%、毛利润35%。
蒋海炳的说法,公司本走精细化运营路线,投资人则认为需要继续扩张以配合融资,因此发生了“孩子被卖家长不知情”的闹剧。
所以,领蛙是在尚有千万资金、近4000优质网点的情况下被卖的,实属该“死亡名单”中一个独特的存在。
3、七只考拉
关键词:明星创业团队
成立于2017年2月的七只考拉也曾经是无人货架的明星玩家。创始人和联合创始人曾经任职于京东和阿里,其他主要员工也都来自颇有名气的零售企业。
成立2个月后,七只考拉就得到经纬创投数百万的天使轮。
根据创始人文朝辉的说法,资本不用靠说服,是他们主动送上门的。可见七只考拉在资本圈混得不错。
根据1月份的数据,七只考拉共进驻了3000多家公司、设有5000个货架。
图片来源:商业邦
但在去年9月份得到5000万的A轮融资后,裁员、撤架消息开始传开。
早在今年1月,七只考拉的员工就爆料公司解散了大批市场拓展人员;5月份,有消息称位于北京的货架冷柜“90%的网点都已撤柜”。
七只考拉联合创始人单长江对“倒闭”传闻的回应是,“没有倒闭,但方向有变化,货架业务是停了”。
“死亡诊断”:
创始人对停止货架业务解读为战略调整,无人货架是七只考拉第一代产品,第二代产品将在年内推出,并强调了机器成本将会骤降。
即便作为不以城市扩张为目的无人货架项目,居高不下的成本终将扛不过烧钱速度,无人货架终究不是能长期以单点撑起利润的运营项目。
新零售本来是有阿里提出来的,所以目前新零售里面最有代表的就是阿里投资的河马鲜生了,它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来实现零售的智能化,精准化,把顾客的购物体验打造成极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体验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