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一位入行多年的朋友王先生说,经营茶叶店和茶庄不同,就茶叶店的经营之道,他的看法也许对准备入行的人有些参考价值。
商业经营首先要重人气。王先生说,所谓人气就是注意店铺选址的商业氛围,这种商业氛围要针对茶叶这个特定的产品,不能单纯与一般的商品经营等同。他的看法是,茶叶店的选址可以有几种考虑:比如繁华商业中心、休闲娱乐街、宾馆饭店附近、居民区,不同地段针对的顾客有差异,经营品种也要有所区分。比如,热闹繁华地带的商业区,要求茶叶档次高一些,顾客较注意品牌,所以高档名茶会有优势。同时要配套相关的茶具、茶书。在居民区的茶叶重点考虑方向是作为居民消费的必需品,但针对不同层次居民,茶叶店经营风格也要有所区别,顺应不同层次的消费者。他认为店里的茶叶品种应当是立体式,比如在品种较为齐全的基础上,分出不同的等级。
茶叶是一种特殊商品,除了饮用保健,还有文化的内涵。因此,经营茶叶需要掌握丰富的茶叶知识。除了茶叶的产地、种类、加工、品饮、鉴赏外,还要具备一定的茶具知识和茶文化知识,这样对所经营的产品及价格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在谈联合的时候,首先得分析一下茶和茶文化以及饮茶人的特征。茶是一个地域性很强的产品,其品质受地理、气候、采制、储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在传统制作工艺下,茶的品质和品味有很大不确定性,也造成了“十里不同茶”的事实。而茶文化呢?从世俗来讲,诸多茶礼、茶祭、茶艺等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地方的人们继承了他们祖先关于茶的风俗,关于茶的品饮习惯,潮州的工夫茶,云南少数民族的祭茶祖等,与茶有关,但又与其他对茶理解的人无关;而从文学艺术层面来讲,茶文化则更是根据各类文化人对茶的理解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茶认知。“禅茶一味”,这是佛教文化与茶的结合,而诗人的“从来佳茗似佳人”呢?则包含文学的想象和描绘。至于喝茶人,则更多种类,或者从茶品类的爱好相聚一起,因茶而结合,也因茶形成了不同的圈子,彼此或许有交流,但更多时候是排斥。
所以,正是因为从茶产品到茶文化再到茶的消费群体受着这样或那样的限制,千百年来,中国茶一直是以地域茶来展现,地域的特征决定了茶的特征也遮盖了茶的品牌光辉。也正是如此,就出现了中国有名茶而无名牌茶的尴尬。做茶的人看天做茶,受制于天;卖茶的人以地方来选购茶,受制于地;喝茶的人以关系来衡量茶的好坏,受制于人。这个体系是分割的,是零散的,是不成体系的。
一个茶叶店,是一个卖茶叶点,虽然很小,但它就是这种做茶、卖茶、喝茶环境下的,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什么影响?什么都不确定的影响。一个茶叶店如果要想比较长远的经营,要想挣脱这种不好的环境的影响,就需要从市场的角度来进行联合。通过茶叶店来影响茶环境,而不是让环境来影响茶叶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