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国、日本便利店差距在哪?在选址!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中国连锁品牌化便利店门店数已接近10万家,销售达1300亿。国内便利店发展持续高涨,2016年增速高达13%。由此可见,中国便利店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报告同时也指出,国内本土便利店与国际领先企业差距仍然较大,且缺乏全国布局。

据开店邦了解,以国内便利店发展比较成熟的上海为例,全市超6000家便利店中,其中日系便利店占比接近30%,尤以全家便利店为最。截至2017年12月,全家便利店在上海总计1213家,差不多每10家便利店就有3家是日系便利店,其中2家就是全家。面对国内便利店市场正被外资同行迅速扩张,上海来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邱浩对此表示“忧虑”:“连锁企业做好需要注重三个基本功——流量入口(选址)、品牌及商品,现在很多本土连锁零售企业在选址上就大大落后于国际领先企业。”

邱浩曾就职于中国第一家零售信息化服务商海鼎14年,任副总经理6年,对中国零售行业及零售信息化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洞察。在多年的零售从业经历中,邱浩发现,诸如全家、罗森、7-11等日系便利店知名品牌,他们在选址上都是先着眼城市布局,建立基盘库,再根据实际情况寻机获取优质店面(比如与物业建立长期关系,一旦有合同到期或转让的情形发生,立即跟进,抢先租下店面位置),从而给外界产生一种印象:在上海,只要人流量大的地段,总能在附近看到一家日系便利店

2016年8月,邱浩怀揣“让零售人牛起来”的梦想,创立并开发了为连锁零售企业赋能的SaaS服务应用“店驰”,次年7月“店驰”即获千万元天使轮投资。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店驰”为近50家连锁零售商的开店成功率提升了5-10%,直接或间接为企业节省了因开店不成功而导致的潜在损失数百万元。

店驰APP创始人、CEO 邱浩

在邱浩看来,构建线下连锁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着眼于两点:①以选址为入口获得线下流量;②用商品保持流量。目前连锁企业在管理后端信息化建设上已经迈出了很大的步伐,但在业务前端却长期停留在人效很低的传统方法上。邱浩认为,技术进步不光要提升后端效率,也要优化前端业务效率,包括精准选址、人员提效及提升销售坪效。

2017年12月27日,开店邦独家专访了“店驰”创始人邱浩。在长达近两个小时的交流中,邱浩表达了自己对中国零售连锁未来的期许以及当下传统连锁零售发展滞缓的担忧。邱浩表示,当下国内很多便利店都在追求“术”的创新,无论O2O或全渠道,都是“术”,或者说是“格斗术”,但在“基本功”方面,还很不扎实。邱浩将这份担忧寄希望于目前正在运营的“店驰”上,希望通过“店驰”来提升线下零售前端业务的基本功。而从将近一年的验证效果来看,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零售人都在谈‘人货场’,店驰也是从‘人货场’三个角度赋能连锁零售企业,但此‘人’非彼‘人’,店驰赋能的是零售企业自己内部的人。”

一、“场”的角度——赋能选址

在邱浩看来,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如何变化,实体物业是始终存在的,优质店铺位置作为稀缺资源被争抢也是始终存在的。由于空间、时间等原因,优质店铺的供求双方必然存在的一定的信息不对称,而互联网产品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让信息不对称逐步减小乃至消失。零售企业可以尽早获得满意的铺位,业主房东也可以获得更加稳定、更加合理的租金。这无疑是一场双赢的交易。店驰APP的选址工具做的正是这样的事情。

1、构建基盘,将被动选址逐步变为主动等铺挖店

目前,绝大多数连锁企业,新开门店主要来源于扫街过程中临时发现的转让、转租店铺。经常面临多家企业争抢一个铺位,导致成本极大上升,以致于拓店失败。对于连锁企业而言,除非极其特殊的情况,否则都要对目标店铺进行一轮评估,这就使得决策流程较长。而对于正在转让的目标店铺,其他竞争者可能因为评估周期短,或者不评估(例如个体户)因而能够快速决策从而赢得店铺。究其原因,在于连锁企业没有提前建立基盘库。没有对目标商圈,目标店铺做提前的信息调研。简单说,就是打的都是无准备之仗。

借助店驰APP,开发专员可以在每天扫街过程中,随时随地进行信息采集、更新房东信息,基盘出店时间信息等。使企业能够掌握各个基盘预计出店时间,以及关键人员信息。从而可以在该基盘挂牌之前,就已经拿到店铺,赢在了起跑线上。

一旦企业构建了自身的基盘库,未来每年制定开店目标的依据是非常明确的,同时由于其开的店铺都是经过长期评估的优秀基盘,因此开店的成功率也可以显著提升。

2、将个人经验沉淀于企业系统中,信息收集更规范,决策判断更客观

来店在接触调研国内近百家连锁零售企业的开发部门,发现大多数开发部门在选址决策中主要还是依靠个人经验判断。比如有一家企业的开发老总表示,现在他们的团队还是草台班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种情况带来的结果是,选址质量极不稳定,选址方法难以继承。一旦人员出现变动,将会对企业选址开发造成极大影响。

店驰APP提供了基础选址评估模板,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指标调整,一线开发人员基于统一标准进行信息的采集,评估,从而得出更为客观一致的结论,而不会因为个人情感或能力差异,造成判断的偏颇。

3、 简化开发人员工作,提升开发人员开店效率

正如可多开发总监李凯所说“店驰让开发人员回归开发的本职”。目前大多数开发人员做得事情非常杂乱,从扫街搜铺,到评估报告,到各种会议,到房东谈判,工程跟进等等,耗散了大量精力。目前零售行业开发人员年均开店12家,平均一个月新开1家。如果将开发流程更加规范,那么这个数字将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例如,通过网络规划人员,调研商圈,确定目标开店区域。公司兼职人员全员上报店铺线索,开发人员跟进店铺机会,系统实时生成评估报告,决策时实时查看报店信息。这样一来,可以节约大量的沟通成本,报告制作时间成本,线索搜集成本等。将开发专员的精力专注在寻找房东信息,维系房东关系,签署租赁协议。从而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开发本职。

4、留存信息,及时提醒

经常有客户很早就接触了某家店铺的房东,但是却“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由于信息纷繁,开发人员过程中疏忽遗漏,导致店铺出店时被对手拿下。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移动互联网时代“烂笔头,不如备忘录”,记到本子上的东西依旧不能到点提醒。

5、验证——选址功能赋能零售商

正如新佳宜便利开发总监易奇的体会——“店驰能够很有效地节省沟通成本和时间成本,让业务同事把精力更多地放到门店谈判和信息收集上面,仅仅在这方面,业务同事的时间结余最少能优化20%以上,其次信息的保留和传承方面,新老业务员在信息的交接方面,店驰为我们节省了很多功夫,信息的留存传递也高效了很多”。

“店驰”已经为六七十家零售商提供服务,比如Today、好邻居(便利店)、酵墅(烘焙连锁店)、百果园和果多美(水果连锁店)等。他们都是店驰APP协助提高开店成功率的第一批验证者。

随着店驰APP用户的增多,信息不断积累,邱浩认为未来“店驰”将比品牌商更懂得他们需要怎样的店铺,通过数据积累,建立便利店、水果店、卤味、餐饮等行业模型,用行业模型匹配物业模型,让供需双方供需更加对称。

二、“货”的角度——优化选品

在上海,全家、罗森等日系便利店平均日销约1.2万,最好的店铺日销最高可达到4万,但是本土便利店平均日销不到6千,除去香烟销售大约日销只有3~4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

日系便利店的采购会基于对顾客和数据的充分研究分析后,与工厂共同研发产品,他们的零售可谓是“制造型零售”。罗森就是这样一个拥有超强自有品牌商品开发能力的的便利店。罗森有一款豆乳蛋糕,可以做到淘宝有专人代购;罗森开发的甜品甚至在日本的甜品大赛中超过五星级酒店拔得头筹。

而国内的连锁零售企业,更多的还属于“批发型零售”。长期来看,顾客更愿意去能够提供更多所需商品的店铺,这导致了中日零售企业的品牌和经营上的落差。品牌强的便利店反过来更能够获得参与商品开发的主动权。日系便利店通过自己开发产品,是门店高综合毛利超过40%,是国内很多本土便利店综合毛利的一倍。

店驰在“货”的角度赋能体现在:从持续优化坪效开始锤炼门店商品优化的基本功,基于大数据分析,进行商品自检和商品汰换,帮助门店持续调优商品结构。这种聚焦单货架坪效的基本功也是无人货架、无人便利店都需要的。

三、“人”的角度——提高能效

人的成本在提升,人的效能也需要提升。而同时困扰零售企业都是,一方面面临着用工荒,一方面还要面对较高的人员流动率。这个矛盾如何解决?

像麦当劳、星巴克内部有一套完善的员工成长体系。这种体系可以让员工尤其是年轻人看到希望,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有归属感,从而吸引住年轻人。而国内多数零售企业并没有给一线员工完整的培训和指明明确的上升通道,一线员工在这样的平台难有归属感和安定感。邱浩希望通过店驰,在未来建立一个体系,对人的能力进行衡量、塑造和培养:将员工的工作分解成任务,让员工像游戏一样完成每天的工作,同时让员工的晋级通道像游戏一样清晰可见。

邱浩认为,技术会变化,时代会变化,但是做好零售的基本功是不变的。我们应该紧随时代,练好适应每个阶段的“格斗术”,用这些方法锦上添花,但决不能忽略零售的核心竞争力还是需要通过扎实的基本功去牢牢夯实。

,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日本  日本词条  选址  选址词条  便利店  便利店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差距  差距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