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挚友"、"莫逆之交"?
今天所讲的包含着正直、公平、道义,都在这个题目里包含着。这是谁呢?就是鲍叔牙和管仲,他们都是春秋时代的人。孔子那个时代就是春秋时代,不过孔子是春秋晚期的人,所谓“始春秋,终战国”。春秋的时候有五霸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五霸,这是五个霸王,你也要称王称霸,他也想称王称霸,可是这五个都是霸王,那么之中最霸王的首领是谁呢?就是齐桓公。这齐桓公为什么能做五霸的首领呢?就因为他有一个管仲;有管仲这个大政治家、大学问家、大商家(做生意的专家),有这么一个人,所以把齐国治得又富又强、既富且强,国家的政治也上轨道了。
鲍叔牙和管仲这两个人都是春秋时代早期的人,他们两个人是朋友,所谓的“挚友”。怎么叫“挚友”呢?这方才我们周老师也讲过,各位同学也都讲过了,我再把它分析一下。挚友,就是交朋友要拿出诚信的心,信得过对方,很有诚意地来和对方做朋友。要取朋友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所谓“取长补短”。这样子,取朋友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就互相同为好友,这叫挚友。
这挚友也就是包括互相劝善规过:你有什么毛病,我也可以说一说;我有什么毛病,你也说一说。可是,“说一说”是希望互相帮助,并不是互相揭短、互相揭穿阴私,这是与一般交朋友不同,所以成为莫逆之交。怎么叫“莫逆之交”呢?莫逆,就是你也不反对我,我也不反对你。这个“逆”就是反对:所谓忤逆不孝,就是不孝顺父母;大逆不道,就是或者把皇帝杀了、篡位了。那么,这个莫逆就是你不拂逆我,拂逆就是反对。你也不反对我,我也不反对你,你有什么毛病,我向你说一说:“唉,你今天这个事情大约做错了,好不好把它改了呢?”那么互相劝善规过。
所谓“益者三友和损者三友。”属于益者三友是:“友直、友谅、友多闻。”友直,就是正直无私的人;友谅,就是诚信的人;友多闻,是博学多闻的人,应该与这样的人做朋友。
损者三友是:“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友便辟,这个人他古里古怪的,做什么事情都不正当;友善柔,柔就是现出一种邪奸谄笑,谄媚的样子;友便佞,就是邪奸谄笑,对人献殷勤、谄媚、溜须拍马。“损矣”,和这样的人做朋友有损。那么“莫逆”就是你也帮助我做一个好人,我也帮助你做个好人,互相帮助,两个人却像同一个人那么样好;你自己不讨厌自己,也就不讨厌这个朋友,这样子叫莫逆。
“同贾南阳”,就是当时在南阳那个地方,大家在一起做生意,所谓“行商坐贾”,“坐贾”就是在那里开个铺子,坐在那个地方做生意。当时以无易有、以有易无,互相交易,这叫做生意;生意、生意,就彼此都生了,都可以有生活的存在,这样子呢,就赚钱了。两个人赚钱,到时候要分红利,譬如分账的时候,都是二一添作五,一半一半这么地分,两个人做生意当然是利益均沾。可是鲍叔牙分金多与管仲,就是每逢分利的时候,他要分给管仲多一点,譬如他给管仲分十分之六,他自己要十分之四,那么这就管仲多了,比他多两分啦!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他知道管仲家里很贫寒,又有一个很老的母亲,所以必须要钱多一点生活。他这样做,因此管仲就感动地说:“生吾者父母,知吾者鲍子也”。
后来,管仲做了公子纠的老师,鲍叔牙做了公子小白的老师。这两位老师就各尽其心、各尽其力、各为其主,忠于自己的主人。以后因为争夺国家领导权的地位,公子纠被人打死了,公子小白就做了主公,即齐桓公。这个时候管仲就被捉起来装到囚车里头;囚车就是不见天的一辆车,见不到太阳光,在那里头没有法子出得来,管仲就被囚或者被囚到监狱里头。那么,鲍叔牙因为平时知道管仲的才华和贤能,所以就推荐他给齐桓公。这时候鲍叔牙已经做齐国的丞相,可是他宁可把这个丞相的地位、权力让给管仲来管理,就向齐桓公推荐他。
齐桓公受了鲍叔牙的推荐,也不记这个“箭镮之恨”;以前因为各为其主,管仲就用箭射他,虽然没射死,但这也都是仇人,都是敌人,可是他不记恨。不记恨,就是以前是敌人,现在就是做朋友了,就做他的助手,封管仲做丞相。因为管仲做了丞相,大展他的抱负,所以齐国大治,老百姓都安居乐业,各安生理。齐国这个时候老百姓也富、国家也富,老百姓也强、国家也强。国富民强,兵粮都足,因此在当时五霸的时候,就做五霸之首。那时候有齐国、秦国、楚国、晋国、宋国这五霸,这时管仲发展他的抱负,令这个国际间,其中最强的是齐桓公。
本来那时候是周朝东迁了,王纲已经坠了,因为王纲坠就有五霸强了,以后就七雄出;五霸的时候是春秋,七雄的时候就是战国。在这时候管仲就提倡“尊王攘夷”,就是尊重周室的命令,要听皇帝的命令;排攘夷狄,就是防御国外的南蛮、北貊、东夷、西狄这些个外国人来侵略我们中国。因为这样,所以把当时治理得还算平安。
因为这个,孔子才赞叹管仲说:“管仲相桓公,九合诸侯,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说管仲相桓公的时候,他能帮助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一点也不用这个兵力去压迫人。兵车,古来的国家打仗讲出多少辆兵车,有出一百辆兵车的,有出一千辆兵车的,有出一万辆兵车的。
那时候他这个兵车都不用了,就是文明、和平谈判,每一年或者聚会一次,在什么地方研究研究这国家有什么地方对,有什么地方不对,互相讨论一下。那时他九次纠合诸侯,就是把大家联合在一起了来开会议,可是这个会议都是很文明的会议,不用武力、不用势力去压迫任何人。所以这时候“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说老百姓到现在都受他的恩惠,中国不大乱,他是对中国有很大的贡献。
孔子又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管仲相桓公的时候,要不是管仲,这个“微”就是“不是”,假如不是仗着管仲这个力量、这种才能,吾其被发左衽矣!说要不是管仲这种有才能的人出现在齐国,我们现在就都成了一个夷狄之邦。
“被发左衽”,这都是外国的服装、外国的打扮,披头散发,污浊邋遢,不修边幅那个样子。左衽,中国人的钮扣在右边,外国那时候都在左边;中国人大约认为在右边这是正确的,在左边这是不正确的。所以那时候孔子说,如果不是管仲,我们都变成夷狄了,我们都变成了和外国蛮貊之邦一样的。
我们现在还能守持中国这个礼教,中国这个传统的风俗服装,这真是管仲的力量,所以“微管仲”,要不是管仲啊,“吾其被发左衽矣!”管仲的著作也很多,有管子八十篇流传于世。诸葛亮就自比“管、乐”,诸葛亮说他和管仲、乐毅是一样的,愿意学管仲和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