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系统学摄影:对焦,其实很简单

想要拍摄出主体明确的照片,除了灵活运用景深范围之外,更为关键的是对焦准确,那么,对焦是什么?该如何正确对焦呢?通过本文学习,大家会发现:对焦,其实很简单。

一、对焦是什么?

对焦,就是手动或自动调整对焦环,调整镜片组的间距来实现对焦主体的清晰成像,是拍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操作步骤。

简单来说,我们在使用手机的拍摄功能时,为了让拍摄对象成像清晰,需要用手指触碰手机屏幕中拍摄对象的位置,从而让手机自动对焦来完成拍摄工作。

相机中的对焦有多种模式,主要分为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

1、自动对焦

自动对焦,就是由相机根据对焦点的位置来自动完成对焦,简化的拍摄者的操作过程,提高拍摄者的工作效率,是非常不错的辅助功能,也运用于大多数拍摄场景中。

自动对焦,又分为三种对焦模式:单次自动对焦(AF-S)、伺服自动对焦(AF-C)和智能伺服自动对焦(AF-A)。

①单次自动对焦(AF-S)

单次自动对焦,就是半按快门一次,相机会以“嘀”的一声提示拍摄者对焦完成,拍摄者再按下快门进行拍摄即可,适用于拍摄静物。

②伺服自动对焦(AF-C)

伺服自动对焦,也叫连续自动对焦,当我们半按快门不放开,相机会对移动的拍摄对象进行追踪对焦,直到我们按下快门为止,所以非常适合拍摄运动类题材。

③智能伺服自动对焦(AF-A)

智能伺服自动对焦,其实就是全部由相机来决定对焦,大多数相机是根据拍摄主体是静止或是运动来选择,静止的拍摄主体就会选择单次自动对焦,拍摄主体是运动的就会选择伺服自动对焦,非常智能化。

2、手动对焦

如果不想要由相机来控制对焦,那么就由拍摄者自行控制对焦,那就是手动对焦(MF),它是拍摄者通过调整对焦环来控制对焦对焦是否精准依靠拍摄者的肉眼进行判断。

自动对焦失效、拍摄距离过近、画面反差小等无法对焦的情况时,就需要拍摄者通过手动对焦来完成对焦操作,如果拍摄者能过熟练运用手动对焦,那么手动对焦是能够做到最为精准的对焦

当然,手动对焦由于需要拍摄者调整对焦环,然后肉眼判断对焦是否精准的操作过程,所以拍摄效率必然不高;而自动对焦节省了这些操作,在大多数要求并不高的拍摄场景中,自动对焦运用范围更广,也更受欢迎。

二、如何对焦

认识了相机的自动对焦与手动对焦之后,要如何去对焦呢?

1、相机支持触屏操作

如果相机支持触屏对焦,那么就非常简单了,跟手机对焦类似,只需要用手指去触碰相机屏幕中的拍摄对象即可完成拍摄,是非常简单和实用的功能。

2、调整对焦点来自动对焦

现在的相机大都支持调整相机中的对焦点,一般让对焦点对着拍摄主体,然后通过自动对焦完成对焦操作即可。当然,拍摄静物建议使用单次自动对焦,拍摄运动类题材建议使用伺服自动对焦,懒得调整可以使用智能伺服自动对焦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先构图、后对焦

3、先对焦、后构图

如果你的相机较为老式,或者懒得调整对焦点,可以选择使用先对焦后构图的方式。

相机对焦最为精准的是中心对焦点,因为较为老式的相机没有现在这么多个对焦点,所以以前常常选择使用中心对焦点来对拍摄主体进行对焦,但很多拍摄主体又不适合放在画面中央,所以很多人在用中心对焦点进行对焦后,又将相机左右轻微平移来重新构图,这就是先对焦、后构图,是很不错的一种操作方式。

而现在的相机虽然配备了更多的对焦点,但很多人为了拍摄方便,会选择单次自动对焦,半按快门确定焦平面,然后保持半按快门平移相机重新构图,这也是一种不错的对焦操作方式。但不适合于拍摄浅景深的照片,会很容易出现对焦出错的问题。

4、选择手动对焦

当相机的自动对焦无法完成对焦时,使用手动对焦可以解决问题,比如拍摄星轨等。

对焦,其实很简单,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会选择自动对焦,只需要调整下对焦点位置,然后根据主体的动静来选择单次对焦或伺服对焦,或者直接选择智能伺服自动对焦来拍摄即可。当自动对焦无法对焦时,那就需要选择手动对焦来解决对焦问题。如果相机支持触屏对焦拍摄,那么对焦就跟手机拍照一般简单。

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期待摄友们能分享更多经验技巧,欢迎留言讨论、分享和关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系统学摄影:对焦,其实很简单  系统学  系统学词条  对焦  对焦词条  其实  其实词条  简单  简单词条  摄影  摄影词条  
开店

 关于贸易条款,DDP、DDU、D...

 DDP和DDU这两种贸易术语在货物的进出口中也经常会被使用到,而很多出口商对这些贸易术语的了解并不深,因此在货物的出口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那么,...(展开)

开店

 买房,该买一手房还是二手房?

买房该买一手房还是二手房?一手房和二手房有哪些区别?房屋自身区别。二手房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部分一手房可能正在修建。一般来说,一手新楼盘建到总层高1/3时,就...(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