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金秋时节,“稻花香里说丰年”。重庆市大足区是种植水稻的大区,总面积多达47万多亩,机收面积约30万亩。由于机收成本每亩在100元左右,而人工收割在400元左右,这就给流动的“稻客”更多的打工空间。(2013年8月21日摄)(图片来自东方IC)
宋文圣、张秀平夫妻俩就是其中“稻客”之一。他们开着自家的收割机,来这里“捞金”。宋文圣介绍说,这个季节是赚钱的好机会,孩子刚好上学,爷爷奶奶带着。这个工作很辛苦,所以把妻子也带来了,做饭、洗衣啥的,方便一些。运收割机的卡车也成了他们的移动厨房。夫妻俩在卡车旁吃早餐。(图片来自东方IC)
开工前,淳朴的乡亲们给宋文圣、张秀平夫妻俩送来刚刚摘下来的豇豆,他们用来下面条。吃过早饭就要开工。(图片来自东方IC)
机收成本相比人工收割要省300元左右,农户肯定想节约这笔收割费。当地收割机远远满足不了这个需求,流动“稻客”便成了水稻机收大军的中坚力量。宋文圣、张秀平看到本子上计算的“公分”,笑得合不拢嘴。看来是赚到钱了。(图片来自东方IC)
“稻客”大都是“夫妻档”。一般丈夫负责开收割机和搭载收割机的货车,妻子则负责看田、测量、收钱、熟饭、洗衣服这些细活。天上下起了小雨,夫妻俩盼望着雨停,因为明天他们准备将启程去往下一个地方。(图片来自东方IC)
外出当“稻客”要大半年时间,宋文圣、张秀平夫妻俩就住在车上,因为他们所到的地方,几乎都是农村,也没有旅馆,他们就在车上安家。把它叫做“移动旅舍”。虽然狭小,但住在里面很温馨,也很踏实。毕竟,离乡背井、餐风露宿,在炙热的烈日下,在金色的稻田中,他们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就是钱。只有钱,才能更好地改变他们的生活。(图片来自东方IC)
宋文圣、张秀平夫妻今年6月25日出门,先后经过广东、福建、江西、广西,再来到重庆,接下来还将去往四川、陕西、湖北等地,一般都是提前联系好,他们预计将要12月底才能返乡,行程2万多公里,收入大约在12万至15万间。(图片来自东方IC)
大清早,宋文圣从他的“移动旅舍”出来,一天的“稻客”工作又要忙碌了。勤劳的夫妻俩,真是让人羡慕。祝福他们。(图片来自东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