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曲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别诗是古诗中常见的一种诗歌的题材。
王维的《渭城曲》,历来评价极高。宋代刘辰翁《王孟诗评》:
更万首绝句,亦无复近,古今第一矣。顾云:后人所谓《阳关三叠》,名下不虚。
意思就是七言绝句中的第一。第不第一我们先不讨论,但是说它好,是不用怀疑了。
而且这首诗当时写好之后,就被人谱曲传唱,曲子就是我们现在还能听到的《阳关三叠》。
这首诗被人夸赞最多的就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句。
虽然这是小学语文课本里必选的诗篇,大家也都会背,但是还是它到底好在哪里,未必大家能说出来。
劝君更尽一杯酒,平淡的语言中蕴含的深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这句诗的语言直白,就是今天的现代汉语,不需要翻译,也能看明白。就是让对方再多喝一杯酒嘛,但我们细细体会,从中体会出 这样的一些人情:
①对朋友的留恋不舍。
再喝一杯吧,就害怕朋友放下杯子,就该说再见了,所以才对朋友说,请你再喝一杯。
②对朋友的最真挚的情感
再喝一杯吧,出了阳关你就没有认识的人了。
这个情景,就好像一个母亲在自己的孩子要出远门之前的叮咛:多吃点鱼吧,那个地方听说没有鱼,再吃点这个你爱吃的菜吧,出了家门,想吃就没有人给你做了
母亲的的这种叮咛,没有任何修饰辞藻(如果有,就不是母亲的语言了) ,也没有一个关于离别伤感的词汇,但是母亲对即将远游的游子的担心,牵挂和不舍都在那几句平淡的语言中了。
这是天下母爱共通的爱的表达方式,因此孟郊的《游子吟》才是那样的动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王维送别朋友元二的时候,用的就是这种方式,没有一点多余的辞藻,只有再喝点的叮咛,里面包含的对朋友的担心,牵挂和不舍却是那么浓烈。这才是最真挚的感情,胜过了其他的千言万语。
唐诗中,也不乏好的送别诗,但是在细细体味之后,都没有这首诗的感情来的这么真挚和深情。
我们用下面几首有名的送别诗,和这句话做个比较,看看情感有什么不同。
看王勃的这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分别之后,只要我们把对方存留在心里,我们的距离就会很近。在豪爽的表面,透露出的是一种客套和疏远和生分。
李白的这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看似千尺深的友情,但是细细体味,仍有盛情难却的回报。
高适的这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分别前对朋友的宽慰,豪放中缺少的是担忧和牵挂,深情欠了一点。
王昌龄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虽然全句没有一个情字,但是这种“寒雨”“山孤”的刻意渲染,流露出的凄凉,虽然强调了分别时的不舍,但还是没有表达出分别后的牵挂。
李白的"孤帆远景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足以和“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相媲美的一句。李白的这两句诗写景,不着一个情字,但是我们能体会到对朋友的深情:朋友的帆船已经远远的看不见了,但是送别的人还站在那里远望,那该是一种怎样的不舍和牵挂?
李白的这两句,无论是写法上还是表达感情的真挚上,和王维的那两句诗都在伯仲之间,难分上下。但是李白的诗中表达的情感中,还是少了一份对朋友的担忧之情,个人感觉稍稍差了王摩诘诗句那么点意思。
小结
东方的审美,喜欢的是委婉和含蓄的情感表达。这两句诗写的是伤心的离别,却不着一个伤字,只用举杯劝酒,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
全诗以没有一点雕饰,平淡质朴的语言,抒发离别情,做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深永,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李东阳《麓堂诗话》:
作诗不可以意徇辞,而须以辞达意。辞能达意,可歌可咏,则可以传。王摩诘“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必如是,
这样的评价是很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