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区块链;
区块链技术是支撑比特币在全世界范围内火爆起来的底层技术;
比特币只是区块链一个很强大的应用。
那么,比特币到底牛在哪里?买了比特币,就真的能成为“一夜暴富”的人生赢家吗?
比特币的历史
一切还要从2008年的次贷危机说起。全球次贷危机的爆发引起了一系列蝴蝶效应,美联储采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欧洲国家面临严重的债权危机……随着全球经济的衰退,社会对政府货币的信心开始动摇,而这,恰恰就是比特币诞生的完美时机。
当然,在比特币诞生之前,人们从未停止对“虚拟货币”的创造和摸索,大卫乔姆的Ecash、 戴伟的B-money……只是大家都无法解决“重复消费”这一技术难题。换言之,如果数字货币只是信息,那么通过复制信息就能得到同样的货币并进行二次消费。而比特币之所以能终获成功,就是因为它通过区块链技术,完成了虚拟货币是否被消费或者来自可靠源头的验证。
2008年8月,中本聪注册了bitcoin.org,并于10月发布了比特币白皮书;
2009年1月,比特币网络正式上线,中本聪通过“挖矿”的方式获得首批50个比特币;
2010年,又被称为“披萨年”。比特币首次公开交易(每个比特币可兑换0.003美元)。在佛罗里达州,有个程序员小哥花费10000个比特币买了两张披萨,这是首个比特币真实交易(现在想来,这名小哥真的是好亏啊);
2011年1月12日,MT.GOX(知名比特币交易平台)的收盘价已经涨到了5.27美元/比特币……
随后几年,比特币的价格一路高歌猛进,引起越来越多的零售商、新闻媒体、银行、各国政府和央行的关注。有的热情拥抱,有的趋之若鹜;有人一夜暴富,有人以洗钱、非法集资等罪名而身陷囹吾。正因此,比特币更是抹上了一层别样神奇的色彩。
比特币的交易机制和挖矿
“挖矿”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只有通过挖矿,才能获得原始的比特币?
简单来说,比特币的交易机制是每十分钟产生一个区块,意思就是每隔十分钟计算机就打包全网交易进入一个区块。而矿工就是在打包游戏中争夺区块链记账权的人,谁能“快准狠”地解开SHA256这个数学命题的值,谁就能赢得这个十分钟区块的打包记账权。而这十分钟里的每一笔交易,都会被盖上一个timestamp 时间戳;当然,矿工的工作不是白辛苦的,一旦谁赢得了打包权,谁就将获得25个比特币作为奖励。
比特币的优势和价值
毫无疑问,区块链技术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新基石。
比特币的核心优势和价值就是利用了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不可逆原理,再加上其不受政府监管、数量有限(每过四年,挖矿获得的比特币数量就会减半)……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虽然现在持有比特币本身不会产生任何利息收益,但将来一定会带来升值利润。于是,基于这样的“共识”,大家众志成城就把比特币的价格进一步推高,2017年底,一枚比特币的价格一度接近2万美元。
就目前来说,虽然德国是首个承认比特币合法性的国家,但是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的比特币交易更为热闹。也有人预言,大势所趋的将来,也许它会摇身一变成为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如此一来,国家间的货币汇率就会更加接近自然汇率。
当然,比特币也不是完美的,各种黑钱通过比特币来洗白的需求从未减退,这不仅影响了价格的波动,也是导致多国政府一直不肯将其“迎进门”的主要原因。比特币本身也因消耗大量电力资源、交易手续费水涨船高、政策环境不稳定等问题受到“差评”。
莱特币、以太币、甚至数百种形形色色的货币仍在相继被创造出来,它们有的试图针对比特币提供某些方面的优化替代方案,同时也与比特币形成竞争关系;有的却只是居心叵测之人在忽悠大众“割韭菜”的幌子。
比特币的未来也许值得期待,但我想,其扶摇直上的成交价曲线图毕竟得益于数字货币横空出世的时代机遇,“一夜暴富”的神话恐怕很难再重演了。
如今,大家普遍认为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时代是区块链技术1.0阶段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