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为社群?
在远古时代,在国家、城市这样的概念出现之前,人类就是以部落的方式聚集在一起生存的,这个部落其实就是社群。
18世纪拥有蒸汽机之后,人类集进入工业时代,整个人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数的群居化以细分的状态开始在随之分散。近200年,人口增加了14倍,整个社会财富提升了240倍!财富的增加让人类的发展曲线呈跃迁趋势,但却由此带来了人类精神的空虚。
在农业社会,人类以群居的方式生活,大家相互帮助;在工业社会之后,群居逐渐分散,人人都是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人性被压抑着。
由此说明一个真相:无论时代发展到什么时候,只要人是群居社会化动物这一属性不变,社群就一定存在。在部落时代,离开社群就意味着死亡,没有价值也会被部落驱逐,也是会面临死亡,虽然我们在分工发达的社会,但我们依然在找归属感。
二、如何理解社群?
在我住的周边有两种天然的社群生态:一种是商家服务型的,另一种是自组织生活方式型的。
先来说说商家服务型的模式:
在广大的城中区,小区里面,几乎都会有一些小型的商贩或者服务的店铺,常见一点的,如水果店、蔬菜店、洗衣店,菜鸟驿站店铺。像我们村的蔬菜水果店,就在收款旁边放一张群二维码,让来买菜付款的人,加入这个群里面,然后可以每天给对应的住户留菜留肉,送菜上门,帮忙存放东西等等,久而久之,不少人房屋转租,找房子,找临时工,停电通知,新开的小店行不行,对面哪个理发店是坑人的,都在上面聊。再加以时间的维度,这个群就慢慢发展越来越去中心化了,变成了接近按蔬菜水果店老板的原则下的自运营模式在运转着。一个群就因为一个核心生鲜产品给带活了,衍生成了一个生活方式,娱乐八卦、信息共享的连接载体。
再来说说自组织生活方式型的社群:
小区里的黄一言在几年前组起了一个以跑步和锻炼为主的运动社群,把小区里面的年轻人,甚至中年人大姐大叔,聚集了在一起,张大姐,一区吴大妈,隔壁村的廖婶婶,她们都纷纷加入了战队,从几个人,到几十人,最后发展成500人的大群,稳健运营很多年,每周三7点半准时活跃在周边的公园跑道上,周末还会混迹在各个山头户外间,虽然也历经各种周边同类型的运动团队的大群挤压,但仍然屹立不倒。
如果说社群是一种连接方式,如果用Mece来解读的话,可以分成两种关系模式、三种连接模式。
二种关系模式分别是:
组织者和用户之间的关系:起源于商户的源头,把用户的聚集在一起,围绕着用户的需求去解决问题,同时,不断延伸出其它的服务性的产品,进而更深一步来缔结关系。
用户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城中村的小户型模式导致了人的关系的各自封闭化,这个社群打开了用户其他需求的口子,让大量的用户需求在上面进行自主地交流或者交易的模式,把原来的用户关系变成转化成了熟人关系。
三种连接模式分别是:
精神连接:亚健康是当代都市人的通病,运动锻炼是年轻人和中年人大叔大姐想要坚持,又自坚难持的事情。这种偏向于组队群友的模式反而开启了新的篇章,对于年轻人来说,运动是保持好的身材,减压,对于中年年大叔大姐说运动可以舒筋活血,保持健康;甚至能在这里面结识到不少的朋友,缓解人琐碎的日常和永远理不完的家务事的压力。
现实连接:基本以附近几个小区的街坊邻居为主,每日除了跑步和户外之外,还在生活上有各式各样的交集。譬如,可以一起组团去看剧、一起带哄孩子出游接相互照看孩子,送孩子上下课等。
数字连接:这波群友不仅互留电话,还都是微信好友,平日里互相给朋友圈点赞,在微信圈里一起挑选衣服装备等等谁今晚来不了,还可以在群里通知一声。
所以,社群的本质是居于连接形成的集体。这里我们可以得到2个公式:
社群的能量值=组织者&用户关系*用户之间的关系
社群的能量值=精神连接*现实连接*数字连接
三、怎么玩转社群
一个社群会面对的所有问题,例如“活跃度不高”、“做着做着成了死群”……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用这2个公式去解答。
一切商业化的社群,大部分只是在做数字连接,这样的社群只是一种粗浅的流量池,缺少精神连接和现实连接,死掉只是时间问题。
2019年,当很多人在感慨”生意难做,流量太贵”的时候,私域流量起来了,完美日记通过社群加个人号完成单月10万美金业绩,宝宝玩英语通过社群裂变系统,坐拥30w+付费用户,毫无疑问,私域流量的玩法帮助他们突破了流量的陷阱,重新找到了企业的增长点。
四、幸福西饼私域社群拆解
不过,关于私域流量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看过了不少,所以今天我不讲这个词,主要是想通过亲身的经历,来拆解一下幸福西饼的社群运营和私域玩法,希望对开实体饼店或者连锁店的老板和运营者有所帮助。
幸福西饼2008年创立于深圳,主要卖蛋糕、下午茶等烘焙食品,是一家连锁O2O电商蛋糕品牌,也就是他们有很多门店,然后也提供配送服务,其产品价格不贵,人群主要是18岁-35岁的人群为主,那么他们做起了社群运营到底帮助他们解决了什么,我认为最关键的是搭建了一个场景化的消费场景,把买蛋糕或者面包的行为变得更加的高频,增加了复购率。
搭建场景化社群:①有温度②真实③产生链接感④产生参与感。
场景化社群是最快解决用户信任感问题的方法,有了信任感,再结合营销活动,购买行为就变得十分容易了。
好,这是社群卖货的底层逻辑,那我们再具体看下他们的社群到底是如何运营呢?
01
社群的拉新
1、线下门店导流
社群的基础流量都是来自于线下门店,通过奖品和福利的诱饵吸引用户入群,截图可以看到每天进入门店的人数还是不少。
2、其他小区社群导流
3、社群裂变
一是让进群的用户拉人,拉满10人获得奖励
二是通过群满多少人的方法来抽取奖励
两种结合起来使用,帮助社群裂变快速拉新,但注意的是,奖品必须到店领取。(决定了拉新的人多是附近方圆1公里的)
幸福西饼的社群拉新,方法是比较普通的,但只要执行下去,一个群很快就拉满了。基于他的门店比较多,群名都是以地方为名,到达门店的基本都是周边住的,裂变来的也都是,所以如果我们是做拉新有地域限制,那这也就是需要注意的地方了。
02
社群的留存与活跃
1、明确的社群规则
有群规,进群后的日常规则,门槛,如不能发广告或者链接相关内容等
2、有职责,分工配合
进群之后,会有群主(店长)带头欢迎,并且水军(店里工作人员)等配合,店长人格IP化
3、通过活动活跃
a、朋友圈点赞,一是加上群里所有用户的微信,后面通过个人号增加曝光触达的机会,二来破冰,店长加你之后,和你寒暄唠嗑几句,有了初步认识,群里就好聊天。
b、转发朋友圈集赞,让用户把店里活动转发到朋友圈,吸引更多人群参与活动,一来回馈粉丝,二来拉新。
03
社群的转化
1、凡活动奖品一定要去店里领
凡是所有的活动,参与获得的奖品,都需要去到门店领取,可当你到门店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还想再买点其他面包,或者是尝尝新出的饮料搭配一起。
2、线上买一送一
在社群里抛出小程序,让用户参与买一送一特价商品活动,每天限量,用一些高价商品带低价。
3、新品尝鲜
每次出新鲜面包,都会拍下精美的照片,特别是下午茶的时间点,本来有点小饿小困,再看到奶黄蓬松照片都忍不住想要下单的冲动。这里普及一个专业词叫嗨点,就是某一个动作让用户兴奋然后发生了关键行为,你的产品或者运营中有吗?
4、生日折扣
生日福利,可以享受会员折扣,社群人多了,每天都有生日的人,也不奇怪了,有时候一天还好几个,生日一开心,那就买买买咯。
以上就是我看到的幸福西饼社群运营玩法,当然存有不足,下面是我认为还可改进的地方:
1、企业下午茶,可以适当做B端折扣,或者是增加多人拼团的玩法,当然这不只是针对社群的运营。
2、社群拉新的力度还不够,比如设置多级拉新奖励,另外群满多少之前,可适当红包刺激,增加信任感,表明群满我是真的会奖励的。
3、社群输出内容太少,没有面包、奶酪相关知识输出,也缺少一些游戏和互动话题来增加社群活跃度。
4、可以适当做一些线下的活动,让社群里用户参与进去,比如新品尝试报名,手工DIY等,亲子项目等,一来增加信任感,二来做粉丝和会员的线下流量闭环。
5、群里的活动转化以线上促销为主,活动形式比较单一,用户容易疲劳,可以增加一些玩法,像新品1元秒杀,周末限定商品半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