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18内容创业者的利好消息,低俗、恶意炒作、虚张声势的内将不再出头,反之优秀的内容将在细分领域崭露头角。
别怕,别人做了,又怎么样,谁让他做的不好呢。
看看各大平台的整治力度:
有业界人士反映,2018新年以来,包括今日头条、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企鹅号)在内的多个内容平台,全面收紧了内容审核尺度,有很多2017年年底还能发送的内容,在2018年1月已经无法审核成功—发布就遭系统审核“秒杀”,或审核时长高达十几二十小时仍无法通过,后台最终显示“审核失败”相关字样。
就在几天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曾公布一份“中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许可信息”的名单,其中包括网站、应用程序、论坛、博客、微博客、公众号、网络直播、即时通信工具等(地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许可信息名单,则由各地网信办依法对外公布)。有分析认为,这是在划“准入门槛”,只有这些账号,才有资质提供新闻信息服务。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整理或许没能覆盖所有平台与账号的整顿情况,但上文提到的内容审核尺度收紧,却与每一位内容创业者息息相关。
虽然内容创业仍然是一门充满想象力的行业,但在新媒体监管常态化的当下,整顿势必会带来阶段性的伤痛。无论从事哪个领域的内容传播和创作,都应当警惕越线带来的风险。正如老话所说,选择比努力重要,行走的方向正确,走的路自然更长。
02:
回到我们今天的话题,在内容越来越规范的同时,更要培养我们对于事情、人性的洞察力和观察感觉。
这样你做的内容···其它才具备人格化,就像很多老艺术家经常和小演员说的:真听、真看、真感觉。这也印证了刚才说的,就算很多人在做,你要相信,因为他们做不好,所以才需要你去做。
这一段时间,胡桃君在拍短视频的时候发现,企业方都想不劳而获,而对于内容方来说,那是压力山大,在企业方都自以为你应该这样的时候,我们做内容的应该告诉每个人“内容是很昂贵的东西,不是你随便指点就能做出来的”。
说说营销:
我们经常用“市场拉动”、“渠道推动”、“广告轰炸”、“血拼终端”、“砸钱”、“宣传攻势”等词语来形容营销行为。以为是企业的高额投入影响了一个又一个消费者,从而导致了他们的购买行为发生,并不断重复购买。
事实上,一个在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产品,只有少数消费者受企业直接营销行为的影响。大多数的消费者是受市场整体氛围的影响:身边人的购买、评价、议论,网络的热议、好评等等。
以一个成功的互联网传播为例,通常一次成功的互联网传播分为启推、裂变、扩散和热搜四个阶段。
企业能够完全主导的仅仅在启推阶段,能够部分主导的是裂变阶段,到了扩散和热搜阶段,企业自己实际上是无法控制的,它是由整个互联网对这个内容的情绪氛围决定的。(这个我们可以看上篇文章指出的“王利芬事件”)
所以营销投入最准确的姿势不是广告轰炸、宣传攻势、决战终端,这些手段放在信息相对较少的渠道为王时代还有些效果的话,那么放在信息海量化、碎片化和渠道商圈碎片化的今天是绝对的“钱多人傻”或者“钱少人傻”。
营销最准确的姿势应该是“点燃”。(千聊课程刷屏、网易卖课海报等)
点燃什么?点燃市场的氛围!市场的氛围是什么?是一个个消费者行为及情绪的集合!
再次把之前的重要结论拎一遍:
人的行为绝大多数都是自然而然的反应,不需要理性思考中心的参与。
一个理性信息从思考中心进入情感中心,如果不能引起情绪上的反应,就无法进入本能中心,也就不能影响人的最终行为。
情绪以瞬间传染人,并形成群体效应,而道理不行,普通的信息也不行。
内容营销的本质是情绪营销。
这里我想补充的是:内容营销更重要的是代入感,在每个人都急躁、或者说都急于输出的时候,你让他在片刻有了表达的欲望,就是情绪点燃的最关键的时间。
掌握点燃的火候要恰当好处也要准确把握,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确实难,点的早和晚都有可能让本来的热点灰飞烟灭。
老生常谈的几个需求,我们就不展开了。
经过去年一年的治愈系、情怀系、表达系戳穿了每个人的心,今年胡桃君预测几个关键元素:焦躁系、不可思议系、离奇事件系、催泪感同身受系都将在2018的内容圈搅动。
总结: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内容开始讲人话、说人事,最关键是说身边事,这是让人回归最纯真的一幕,也是开启另一番新媒体景象的时候,认真发现你身边的人和事,把他们用人话的方式写进去、拍出来、演出来,你的内容自然就会引爆。
所谓的技巧,不过是庸人自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