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电视,即便不看体育频道,满屏的奥运气息也会扑面而来。金牌、冠军、梦想、“全球合作伙伴”“奥运赞助商”……大到汽车、家电、地产,小到牛奶、电池、饮料,营销大战剑拔弩张,狼烟四起。奥运营销-
这也是个赛场。在这场较量中,场地没有边界,消费者就是裁判,而“运动员”五花八门,遍及全球,并且优胜劣汰、弱肉强食,优胜者名利双收、财源滚滚,失败者竹篮打水、损兵折将,激烈程度丝毫不在赛场之下。
而这也是门必修课。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成为“第一次赚钱”的奥运会以来,奥运经济越来越火。而如何借奥运之机顺风扬帆,进而挖掘市场商机、打造黄金品牌、超越竞争对手,也成为全球企业的“同题作文”。数十年来,选手们贡献了为人津津乐道的经典案例,而“奥运营销”也成为学界、业界必须直面的“重头戏”。奥运营销-
当前,国内企业在品牌输出、海外营销方面越来越积极主动。在此前的欧洲杯赛场上,海信成功“刷屏”;今年3月,万达则成为国际足联首个中国顶级赞助商;再以前,中国英利在2010年和2014年两次成为世界杯合作伙伴,知名度一跃而起……而奥运作为全球第一体育赛事,其赞助商的“殊荣”和曝光率更引得国内企业竞相追逐。奥运营销-
这种“竞赛”成本高昂,门槛极高,因此能否“赞而有助”、真正有所收获是成功与否的关键。奥运赞助费逐届攀升,如今想成为国际奥委会的全球合作伙伴,赞助费可能得1亿美元以上。因此,企业必须结合自身行业性质进行战略部署,追求长期效应。从“优等生”的经验看,可口可乐、阿迪达斯、佳能等都不是赞助完大型赛事就“收工”,而是把体育营销作为一项长期营销计划,把品牌和友谊、竞争、快乐等体育精神联系起来,赋予品牌激情、友好、年轻等正面形象。尤其是可口可乐,从1928年首次出现在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上开始,它就“如影随形”般参加了每一次奥运盛会。因此,对于国内企业而言,除了争相亮相、刷存在感,如何实现长期效应值得深思。
当然,不同量级的企业有不同的玩法。除了超大型企业一掷千金,中小型企业也越来越熟练地“打擦边球”、借势营销,甚至连街边的店铺都能“机智”地与奥运套近乎。这种借力无可厚非,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各种打着奥运名头的营销活动越来越让人眼花缭乱,奥运营销同质化日趋严重。而这不仅会稀释奥运营销的公众关注度,缺乏创意支撑的一哄而上甚至还有可能会引发反感。奥运营销-
世界奥运营销大师麦克尔·佩恩曾评价中国品牌在奥运会中的表现:“中国赞助商中,那些有创意、有水平、真正能够在奥运营销史上留下一笔的作为寥寥无几。”如今,在四年一遇的里约赛场上,期待中国的“企业选手”也能更高、更快、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