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则:场景大于品类
经营与运营的关系,一定是经营指导运营,基于经营需求去驱动运营。我管过多年运营,在上家公司时水平发挥最高,讲几个我当时基于经营逻辑做的运营策略:
1.我加入上家公司的时候,品类主要是生鲜,客单价很低20出头。我要求采购扩张品类,引入更多FMCG快消品,两个月后客单价提到60左右,用户收货地址从家庭与写字楼的2:8变成5:5;男女用户比例从2:8变成4:6;订单商品结构从生鲜快消8:2变成5:5;单均商品件数从3件提高到9件。
为什么?因为场景大于品类,O2O满足的是用户即时性需求,而非生鲜需求。
2.客单价提到60后有投资人问我,还能提到多少?我的回答是:到头了,不能再提了。
为什么?因为用户在这方面的月均消费预算就是200左右,只不过电商客单价180,每月下1单;我们客单价60,每月近3单。再提客单价就意味着频次下降,“电商化”反而会破坏场景。
3.我加入前获客成本20元,我加入后涨到30以上。看似成本高了,但由于客单价和留存率的提高,ROI反而提高了一倍以上。
为什么?ARPU大于获客成本,低获客成本带来的低客单价和低留存率没有意义。
第二则:三级火箭
火箭为什么要设计成三级?因为光靠第一级连大气层都飞不出去,第二级负责飞出大气层到达太空,第三级负责飞到卫星轨道高度发射卫星。同样互联网也有个很形象的三级火箭现象:第一级烧钱换取势能,第二级沉淀用户场景,第三级用户商业变现。很多传统企业干不过互联网公司,是因为他们没有第一级火箭;而很多互联网公司最终死掉,是因为他们忘了造火箭的目的是为了发射卫星。
拼好货刚出来的时候,很多创业者疯狂跟进,因为他们看到的是拼团能省掉买流量的钱;而我当时并不以为意,因为我看到的是自营拼团补贴亏损率远高于买流量。然而大家都没看出来的是,拼好货只是完成发射起飞使命后就会被抛弃的第一级火箭,拼多多才是第二级火箭。不知道拼好货与拼多多的创始人黄峥同学,最初想没想明白拼好货只是第一级火箭,至少从结果上他找到了第二级火箭拼多多。
滴滴也是如此,从出租车司机身上赚不到一毛钱,没关系出租车只是滴滴的第一级火箭,第二级的快车完成了滴滴从打车工具到出行平台的历史使命,第三级的专车/豪华车/拼车/顺风车才是滴滴的第三级火箭,而扣点收入是滴滴的商业卫星。
第三则:知行合一
曾国藩说过: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这句话的意思是,做大事的前提是具备深厚的阅历和对本质的认识,才能只是实现的手段。而这就涉及知与行的关系:知指导行,方能知行合一。
有才能的人往往由于“行”过强,行为模式是“行”指导“知”,为了释放才能而释放,成了锋芒毕露的好斗斗士,最典型的就是孙悟空和杨过,所以齐天大圣被镇压在五指山下,杨过直到最后也只能是独臂神雕大侠。
而王阳明也好,曾国藩也好,前半生都是才华横溢的斗士,直到因此遇到人生重大挫折,中年面壁反思,把由“行”而生的“知”逐渐内化为由“感”而生的“知”,反过来再指导“行”,从此思维深邃冷静,行事敛锐藏锋,以知行合一的境界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终成就一番不世功业。
第四则:平凡人为什么能做成非凡事?
在动漫界有一句调侃DC和漫威旗下超级英雄的话:富人靠科技,穷人靠变异。两大动漫公司下的超级英雄里,像蝙蝠侠,绿箭侠和钢铁侠等身为普通人,但因为有钱可以通过烧钱提升科技来武装自己,和其它超级英雄并驾齐驱分庭抗礼;而像闪电侠,蜘蛛侠和美国队长等则都是后天经过“辐射”变异出超能力的穷人,所以在DC电影《正义联盟》里还有一个场景来对应这个梗:闪电侠问蝙蝠侠的超能力是什么?蝙蝠侠回答“有钱”。
听起来,后天变异的超级英雄们很心酸对吧?其实不然,就因为有后天的礼物,所以他们狂妄任性肆意,英雄理想主义。而蝙蝠侠们首先知道的是自己是个脆弱的凡人,所以懂得忍耐和等待,懂得利用资源和工具,更加现实务实。所以复仇者联盟的门面是美国队长,但实际运筹帷幄的却是钢铁侠;正义联盟的领袖是超人,而实际的组建者却是蝙蝠侠。
职场亦是如此,最后跟着创业公司走到上市的高管,都是起初那些能力不怎么强不怎么聪明的。反而是那些能力强的聪明人,忍受不了愚蠢,忍受不了错误,忍受不了团队里的猪队友的拖累,忍受不了其它机会的诱惑,在胜利来临之前就早早离开。就像美国队长因为自身的道德洁癖选择离开,导致了复仇者联盟的分裂与内战。
所以,聪明人往往无法剩者为王,无法成就非凡。而平凡人之所以能做成非凡事,是因为他们首先知道自己是个凡人,他们求实,他们不会伤到自己。
道在直中取,人在曲中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