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暴发至今,我们终于从“恐慌停摆期”进入了“疫后消化期”,但对于众多公司而言,生存压力有增无减。
那么,在复苏期,企业应该找到哪些着力点,慢慢恢复体能呢?
消费者的这3种消费心态的变化决定着我们的未来!
渴望还是恐惧?
消费者在当下的消费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对未来的预期。中国从1978年到现在四十多年的时间,因为一直有着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状态,人们对未来抱有一个相对乐观且稳定的预期,虽然我们经历过金融危机,也经历过SARS,但是回弹都相对比较快。
所以这次疫情并不一定会让所有人对未来都失去信心。
相反,和每一次危机一样,不同的人群对未来的预期会产生分化,对有些行业来说他们认为自身是会继续良性的发展,而且是会快速增长。这群人、这群行业当中的人,他们的消费信心恢复是会相对比较快的。
而另外一群人如果已经处在夕阳当中,它的恢复程度就会较低,需要的时间更长,或者永远不会恢复。
所以在我们讨论如何恢复消费者信心的时候,要分开来看,究竟是在讨论哪一个人群。
对于服装行业来说,很多品牌都已经开始了复苏的节奏,就目前的形势来看,疫情对消费者购买服装的消费信心并没有太大的影响。真正让消费者有所顾及,有所恐惧的是产品的来源和渠道是否安全。
因此我们需要做的
1、尽量减少与顾客的肢体接触,把业务分散到线上;
2、大力宣传产品的安全性能,告知顾客从产品的生产售卖转运再到运送到家一系列的环节都会经过严格的把控;
3、了解消费者真正的顾虑,用平和舒适的语言与其进行沟通互动,让消费者穿得安心。
企业与消费者关系重构
假如你在全国拥有200家连锁店,有100个经销商,有2000名员工,他们该怎样通过线上重建与消费者的关系?
如果时间倒退20年,我们只有通过广告,通过店面销售的方式才能完成,但是今天消费者被教育了,一种新的交互方式产生。
比如零顾问的一个朋友,他开了一家女装店,疫情期间他家门店店长可以直播,通过社交的方式,在互联网环境下与消费者连接。
而且通过线上直播互动,他还能收获新用户。通过大数据的方式,在他家的CRM系统里把参加过直播的用户数据调出来,然后告诉这些消费者,有一个春季新款,你愿不愿意成为我们的第一批试用者?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当下我们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买卖双方的利益关系,未来我们可能更加是一种朋友,甚至是“明星”与“粉丝”一样的关系。
直播业态的发展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件事情,网红的力量,或者说种草的力量为什么会让消费变得如此疯狂?
如果你认真看过上百场甚至上千场大网红的直播就不难发现,不管这些网红在推荐什么产品,他们的话术,语言,语气都是建立在“我”不是一个导购,“我”是你的朋友的角度去安排,去策划的。
试想一下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如果还保持在10几年前,只有买卖利益的关系,只有导购与顾客的关系,那么消费者是绝对不会买账的!
消费者的偏好在改变
疫情期间很多行为发生了改变,比如待在家里继续线上消费。
对消费者行为来说,任何消费的发生、任何习惯的养成都是需要长期强化的。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习得并强化了很多在其他情况下不会习得的习惯,而这些习惯是会延续到疫情结束之后的。
比如现在服装业已经复工,但是来线下店铺的人数明显减少,可能会有多方面的原因:对疫情的恐惧没有结束,可支配收入的变化,但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不能忽视,疫情期间的网上购物习惯更早地把一群人带进了线上,这个影响也会超越疫情本身。
另外,我们从渴望的角度来说,消费者对品质的追求一直都没有放弃过,但当前严峻的就业的问题对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产生了影响,包括我们前面讲的消费者对于自己的消费会更加谨慎,会有一个更加长期的打算,这种情况下当下的支付意愿一定是会下降。
消费者当下的支付意愿降低是不利于整个社会很快回到以消费驱动的经济当中去。
很多人在期待疫情之后的报复性消费会让经济回暖,但因为消费的驱动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经济、对自己收入的一个信心,而这个信心被过去二个月的疫情给打掉了,所以对所谓报复性消费的期待,可能有些过于一厢情愿了。
服装企业未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