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我们只想从经济角度去看这个问题,只谈一点:创造需求。

  关于垃圾分类,最近很热议,大家谈了很多,比如提高城市市容,提高公民素质,甚至还有人从措辞角度,谈同理心问题,谈如何去给这些概念起名字,才是从用户的角度想问题-能更好的降低社会认知成本和运营成本。

  这些思考角度都很棒,我们不再赘述。我们只想从经济角度去看这个问题,只谈一点:创造需求

  

  经济运行无外乎供给和需求。到底是供给重要还是需求重要,这个问题,过去经济学家们辩论几百年没有答案。

  其实这个问题在今天是有答案的:什么稀缺什么重要。在工业革命之前,产品稀缺,所以供给重要,但是在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解放,产能严重过剩,所以今天流量重要,或者说需求重要。

  所以适合今天的逻辑是:优秀者创造供给,卓越者创造需求

  最典型案例,诺基亚很优秀,传统手机时代,甚至连手机壳都能给你做到赤橙黄绿青蓝紫,总有一款适合您;

  沃尔玛过去也很优秀,无穷无尽的SKU,简直是一座商品博物馆;

  柯达胶卷有各种各样不同性能不同款式的类型,如此强悍的供给,就不信满足不了您那点小需求

  以上企业他们共同特点是:丢掉了流量,不是做的不够好,而是需求变化了/消失了。

  以乔布斯和彼得蒂尔们《从零到一》为代表,他们凭空创造需求,从无到有,从零到一,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品类,难以想象,如果过去十年没有智能手机,全球的经济要扣掉多少的增长率。

  当今全球经济乏力最主要的问题,在发达经济体中体现为低欲望社会和需求消失。

  垃圾分类,它就是这样凭空创造出来很多需求。比如过去,干湿垃圾不区分,在运输时候,统一使用普通老式环卫车(不知多少年没有迭代上过新款),运输过程中还会在路上漏下一串不可描述的长长脚印。

  但是在进行分类之后,马上要采购专业湿垃圾转运车,效率和环保性都要好的多。上海一个城市就需要200辆以上,如果全国46个城市普及,那么仅仅转运车,一台20-30W,这就凭空创造出一个30-40亿市场。

  就像古代江湖故事里,你光有马没用,还得有驿站。今天也一样,有转运车,还得有中转站、服务点、中转站,这些站点建设和运营,又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出来。

  

  此外,它还能创造出新职业。比如,最近大家广为流传的一个段子,每天早晨,都要经受小区门口阿姨触达灵魂深处的拷问:侬是什么垃圾。

  虽然是个段子,但是"督导"这个岗位,却是有成本的,也是必须要有人来担负其责。厦门曾经有过相关尝试,一个督导可以覆盖200户,一年拿到25000元工资。

  算一个小账,全国46个试点城市有3.5亿人口,折算下来就需要督导58万人,这就从零到一创造了58万的新增就业岗位。

  创造需求背后,还有一个点在于。它有一条线索,就是政府支出,政府采购拉动消费。过去一说消费,大家总是想到说买买买,个人花钱。

  但是要知道,能够有购买力和能花钱的可不是只有个人,企业也会花钱,政府也会花钱。

  不管是谁花钱不重要,关键在于一块钱只要花出去,就会有另一个人增加一块钱收入,只要有人在消费,在花钱,就总会有人收入能提高,提高的收入,变成购买力,就变成了他的消费,于是又转化成了其他人的收入和消费,进入正向循环。

  

  其实在不同经济体,大家经济水平相似情况下,个人消费品差异其实不大,大家手里都是差不多的智能手机,开差不多的代步汽车,吃着上校爷爷的汉堡,喝着美人鱼姐姐的咖啡,个人消费其实在各个经济体差别不算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角度  角度词条  需求  需求词条  创造  创造词条  这个  这个词条  我们  我们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