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资治通鉴》第13卷 汉纪5
【原文】论诛诸吕功,右丞相勃以下益户、赐金各有差。绛侯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目送之。郎中安陵袁盎谏曰:“诸吕悖逆,大臣相与共诛之。是时丞相为太尉,本兵柄,适会其成功。今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弗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
【译文】汉文帝对诛灭诸吕的人论功行赏,右丞相周勃以下,都被增加封户和赐金,数量各有差别。绛侯周勃散朝时小步疾行退出,十分得意;文帝对绛侯以礼相待,很为恭敬,经常目送他退朝。担任郎中的安陵人袁盎谏阻文帝说:“诸吕骄横谋反,大臣们合作将吕氏诛灭。那时,丞相身为太尉,掌握兵权,才天缘凑巧建立了这番功劳。现在,丞相好像已有对人主骄矜的神色,陛下却对他一再谦让;臣子和君主都有失礼节,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如此!”以后朝会时,文帝越来越庄重威严,丞相周勃也就越来越敬畏。
【解析】不是哪个领导天生就有权力敏感度的,在组织里稍有不慎,很可能就会大权旁落。面对有对组织有巨大贡献的人,很多领导都会尊重有加,其实这样的做法,作为普通人感恩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政治上却不是如此,而且这样做大错特错。
周勃在剿除吕后势力,拥立汉文帝有极大的功劳。汉文帝对周勃很恭敬,但是却被袁盎这个政治投机家直接指出问题所在,对于功臣无须尊重,原因有三:
1、功劳是大家的
诸吕悖逆,大臣相与共诛之。
这不是周勃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大家集体努力的结果。这就是首先否认了他的功劳。组织里其实任何人的功劳都不是一个人搞定的。需要很多部门的配合,所以做领导的不能把所有功劳都算在一个人身上。内心也就无须这么感恩。
2、本职工作而已
是时丞相为太尉,本兵柄,适会其成功。
周勃之所以成功,恰恰是他正好在这个位置上。并不是他个人能力有多强,他有多努力,做了多么特殊的贡献,只是本质工作而已。这就意味着,任何人如果在这个位置上,都会这样做,所以周勃本人,没有特殊的贡献。也无须更多尊重。
3、人性固有弱点
今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
周勃个人素质也不行,人性的弱点都是一样的,居功自傲,对领导并不尊重,此时文帝作为最高领导,对他的尊重,恰恰适得其反,助长了他的骄纵,所以,领导对于素质不行的人,这样的尊重恰恰是让君臣之间乱了秩序,这对未来的管理相当的不利。
经过袁盎的分析,周勃已经得到了他该得到的,给了他丞相的位置,增加了封户和赐金。所以,该给了都给了,而且基于上述的三大理由,也无须给与太多的尊重,否则就会丧失权力。这给我们组织管理者的启示就是,对于有大功劳的人,给与一定的权力位置,奖金和待遇,即可,对于尊重能免则免,不然培养了他的威信其实就是激发他的野心,反而让自己失去权力,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