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看看非理性是如何主宰我们的生活,奴役驱使我们的

  看看非理性是如何主宰我们的生活,奴役驱使我们的

  我们知道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研究行为经济学的理查德赛了。上次我们也一起学习了行为经济学中的损失厌恶和禀赋效应。其实行为经济学还有很多其他好玩的理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接着学习。

  首先先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一种严重的疾病正威胁着600名居民的生命安全。现在有两个救援小组,他们得到的选择是这样的,A小组听到的是现在有两个措施,措施一可以确保拯救200人,措施二有1/3的机会就出600人,有2/3的机会,一个都救不了,你会怎么选?而B小组听到的版本是这样的,有两个措施,措施一会有400人死亡措施,措施二会有2/3的风险全部死亡,1/3的机会无人死亡。你又会怎么选?我们仔细看一下就能发现,A小组和B小组所面临的选择其实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表述方式不同,两个措施,两种表达方式。措施一都是救出200人400人死亡措施二都是1/3的机会全部生还,2/3的几率全部死亡。那么我们能够期望的结果就是两个小组作出措施一和措施二的比例应该是大体相似的,但结果A小组中大比例的人选择了措施一,而B小组中大部分人却选择了措施二。

  这里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初始状态不同,对于A小组两个措施都是获得的框架,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倾向于保守,会选择能落袋为安的策略,所以他们会选择确保能救200人。但对于B小组两个措施都是损失的框架,这时人们的损失厌恶就体现出来了,宁可冒更大的风险,也不愿意白白看着损失发生。所以大部分人会选择1/3的机会全部生还,2/3的几率全部死亡。也就是说,当我们接收到一个损失框架时,我们下意识的反应是倾向于冒险,哪怕冒险的结果可能更严重,我们也不愿意白白损失。这就是鼎鼎大名的框架效应。

  同样的事件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传达给对方,不同的框架所带来的效果可能完全不同。框架效应的应用非常广,基于框架,理查德塞勒提出了一个经典理论心理账户,这是他非常突出的贡献,也是他在行为金融学方面相当大的突破。心理账户不但可以解释日常生活现象,也可以解释储蓄投资消费等金融现象。

  那么什么是心理账户呢?我们还是来看一个例子,假设你花一百块买了张电影票,走到电影院门口,你发现票丢了,你会再花一百块买一张票吗?大多数人的选择是不会,他们会觉得这相当于在电影票上面花了200块。现在假设你打算到电影院买票,出门前你发现丢了一百块现金,那你会不会继续去看电影?大多数人的选择是会去。因为他们觉得丢了一百块和我看不看电影有什么关系,但两种情况本质上是一模一样的,无论是丢了价值一百块的电影票,还是丢了一百块现金,对我们来说都是丢失了一百块的价值。按照传统的理性人假设,人在这两种情况下作出的决策应该是一样的。为什么?实际情况跟假设恰好相反,塞勒认为这是因为在人的心目中存在着无形的心理账户,我们并不是统一的平等对待所有的收入和支出的,而是在内心里设定诸多不同的账户,把每一笔收入和支出分门别类的放进去,这就是框架对我们的影响。

  赛勒进一步用这个理论来解释储蓄和消费。如果一个人在基金上投入了20万,某天基金大涨10%,增值了2万,他多半不会把这2万拿出来花掉,而是继续放在基金里。但如果这2万来自意外所得,比如彩票奖金,他就很可能把这2万花掉。造成这种现象就是因为在他心中两种情况所归属的心理账户不同,前者的2万块属于投资账户应该留着,而后者的2万块属于消费账户,里面的钱就是用来消费。利用好心理账户,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轻松。

  在一篇论文里塞勒就提到一个趣事,有一个金融学的教授,每年年初都会设立一个账户,叫做捐款账户。如果在这一年里发生了任何计划外的开支,比如交通违章罚单,打碎了盘子等等,他就会将这笔开支从捐款账户当中扣除,最终到了年底账户里还剩下多少钱就全部捐出去。这样一来,由于这笔钱本来就是要捐出去的,无论发生任何开支都不会影响他的心情。最后总结一下,行为经济学其实并没有对理性人做出颠覆,它只是将心理学的因素引入了理性人模型,从而让它变得更加现实,能够描述实际情况。

  如果说丹尼尔卡尼曼作为一名心理学家为行为经济学提出了种种解释,那么理查德赛勒作为经济学家就将行为经济学往前推了一步,提出了切实的操作建议。那么我们能够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虽然人的非理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我们  我们词条  奴役  奴役词条  非理性  非理性词条  驱使  驱使词条  主宰  主宰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