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资治通鉴》第149卷 梁纪5
【原文】侍中、领军将军元义在门下,兼总禁兵,恃宠骄恣,志欲无极,怿每裁之以法,义由是怨之。卫将军、仪同三司刘腾,权倾内外,吏部希腾意,奏用腾弟为郡,人资乖越,怿抑而不奏,腾亦怨之。龙骧府长史宋维,弁之子也,怿荐为通直郎,浮薄无行。义许维以富贵,使告司染都尉韩文殊父子谋作乱立怿。怿坐禁止,按验,无反状,得释,维当反坐;义言于太后曰:“今诛维,后有真反者,人莫敢告。”乃黜维为昌平郡守。
【译文】侍中、领军将军元义在门下省,又兼任统管禁卫之兵,他倚仗太后的宠幸骄傲放肆,穷奢极欲,元怿常常按法律制裁他,因此元义非常怨恨元怿。卫将军、仪同三司刘腾的权势在朝廷内外都很大,吏部为了讨刘腾的欢心,奏请任命刘腾的弟弟为郡太守,但是因刘腾的弟弟无论才能和资历都不够格,元怿便压下来,不肯上奏,因此刘腾也怨恨他了。龙骧府长史宋维是宋弁的儿子,元怿推荐他作了通直郎,但是宋维实际上是个轻薄无行之徒。元义答应使宋维荣华富贵,让宋维告司染都尉韩文殊父子二人谋划叛乱,要立元怿为帝。元怿因此而被监禁,经过查验,没有发现谋反的行为,才被释放。宋维因诬告而应当以诬告治罪,元义对太后说:“如果现在杀了宋维,以后有了真反叛的人,谁也不敢报告了。”于是只把宋维贬为昌平郡太守。
【解析】风险和收益基本上都是相一致的,想要多大的收益就要冒多大的风险,但是权谋里,唯有诬告谋反这个招数是低成本高收益的权术,因为这个权术和领导的权力安全有关,领导宁可信其有,不会信其无,真的没有,也会保护这个告密的行为。我们通过这段通鉴材料,来解析这个原理!
1、元义被元怿欺负,内心怨恨,准备除掉元怿。所有的权谋家都不会自己上战场血拼,而是做幕后操盘手。于是鼓动宋维出来和元怿来斗。这样一来,元义自己更加的隐蔽,让元怿不知道谁在后面运作。二来,宋维失败的时候,能够伸出援手而不被怀疑,让人感觉有客观性。
2、元义选择宋维作为自己前台的攻击手,这个需要识人准确,敢当风险,认定没有人是不能被收买的和策反的。宋维是被元怿提拔的,可以说,他应该感恩成为元怿的铁杆。但是却被元义用富贵的诱饵策反。这个风险很大,如果宋维直接给元怿告密,来个反间计,元义岂不被动?
3、可以说,元义选择宋维作为自己的攻击手,没有比他最好的人选了。首先宋维是元怿提拔的,被认为是元怿的自己人,可信度会更高。其次是,能够更大程度的麻痹元怿,让他不能找出幕后黑手。最后就是,宋维之所以被元怿提拔是因为背后各种复杂的关系,即使失败了,也不会被斩尽杀绝。
4、为什么能背叛元怿, 宋维是怎么想的?没有人愿意去冒风险去刀尖上舔血。毕竟自己的官职也不低。这个是通过实力对比得到的结果。元怿正直,这样的人通常是不会玩手段的,而且正直会得罪很多人,尤其是还得罪了卫将军刘腾。宋维选择了换队站,而不愿受到元怿未来失败的牵连。
5、太后为什么没有对宋维以诬告罪处罚呢?因为,元义说出了一个权谋原理“今诛维,后有真反者,人莫敢告。”如果你杀了宋维,以后谁还敢告密呢?毕竟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检举会百分之百。所以,保护了宋维,也是就是维护自身的权力安全。无论对错,维护自己的权力安全,就要维护。
经过上述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来,宋维其实看似小人,有风险,其实选择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策略,就是维护最高领导的权力安全,以各方实力对比之后,选择了更有胜利可能的一方。尽管,这次宋维失败了,但是之后的发展,恰恰印证了宋维的判断,元怿失败只是迟早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