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中国互联网的成功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独特性分不开,固然它有浮躁和负面,但是庞大规模和体量下却是完全不同的世界,这种分层秩序给予产品、内容以发展空间:因为无论是由下往上还是由上往下,总能挖掘出新的市场、为换血代谢献一份力。
在早前,我曾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微信平台未来功能性将会增强,小号保持小流量状态发展,但是整体体量、单个流量的价值会上涨。
昨天跟影视行业的朋友聊天时提到培训行业乱象话题,结果他跟我说:现在影视行业不景气,几乎有品牌的制作公司都在开办培训班,乱象也不少。然后他给我展示了业内公司的公众号,通过微信平台卖课、营销的不在少数。
这就是我所说的“小号流量的价值”,过去公众号兴起时,是个公司、有个服务无论大小都要开通微信号,但怎奈大多数都是缺乏运营思维的,最后都因为福利减少而失去粘性。
这就是做号时代的消逝,一次次被拿出来说事的“红利”话题,就是风口趋冷后优胜劣汰客观规律显象。那些有价值的读者和未发掘出来的受众,仍存在发展空间,也不仅仅是微信平台一家。
与沉默的大多数达成价值关系链
在互联网产品领域中,“用户教育”是个有颇受争议的词汇,关于“何为教育”“教育一词是否得当”都是如此,不过没人能否定它的重要性。
而在媒体领域,包装是那个受争议的概念。没人能够否定专业化的价值,同样也没人能否定“包装”的负面含义。“用户教育”和“包装”都是营销框架的一部分,本质都是让受众接受新生事物。
从早前互联网金融开掘长尾市场的案例中,我们能看到被忽视的大多数、沉默大多数的力量,一个“余额宝”产品给无数用户开启了理财意识,这就是教育用户得当的巨大收益;而在新媒体领域,品牌定位于白领阶层、新知新中产阶层的科技媒体也有成功典范,最后它们也都逐渐成为教育用户“如何品质生活”、卖产品的平台。
这些开拓市场并获得回报的成功例子,根源在于给予受众群体以定义,这是形成品牌的关键;其次,通过提供内容和服务构建价值桥梁,给予了沉默群体以话语权、形成与受众群体的“心理契约”,让它们在媒介时代获得了发展的原动力。
影视行业的朋友想要做平台,目下是自己在做培训,我就提出这样的意见:通过另设平台和媒体品牌方式,先做行业乱象的揭露者和行业信息的传播者聚集用户和流量,随后导流自身做强,之后慢慢转型为纯粹的平台企业做大。
破与立的过程、媒介平台化的过程,就是“用户教育”“概念包装”发挥作用的过程,这其中媒体人再次创业的机遇非常多,而且各个细分领域、细分的受众中都存在这种机遇。
与视频载体和实采信息携手共赢
做号党做视频、做短视频现在已然是风气,但是在我眼界中的案例,极少数有人能够延续文字媒体的成功,它们做视频内容更多是提高覆盖、跟风模仿。因为真正投入视频内容、理解视频内容价值的还是少数。
“一图胜千言,而视频胜于一切”Google 在Youtube 为自家视频广告业务这样背书。从微博兴起时的“读图时代”,到如今的短视频时代,关于内容空洞的诟病就一直未有停歇,而中国本土也在质疑中从UGC至上走向PGC为大的阶段。
对于自媒体创业者来说,视频内容是陌生领域,且面临高投入低回报困境,在他们理解中,新的载体对于既定传播方向没有产生本质影响,甚至有“不适用”的情形。
而我觉得,中国的自媒体从业人应该看到碎片化内容受众在向视频内容靠拢的趋势,所谓头部内容和大号平台,就是靠专业化人才和专业化资源围拢做号人的。类比网综网剧发展案例做解读,你就能看到传统势力重获话语权的现象,卫视央视出走的大牌制作人、主持人、投资人,转战网络的明星,已经开始成为了网综网剧内容产品的支柱。
只有跟进趋势、敢于立足自身优势革新自己,才不会被这股潮流淘汰。做视频内容是一个方面,而在另一方面专业化趋势也给安于做传播和包装的做号人敲响了另一记警钟———没有实采能力的媒体将要被边缘化。
这点,从严格监管氛围、从各类型号码打开率走低中就能体现出来,真正产出信息、产生价值的媒体一般不会担心严监管和热点荒。新媒体创业者做到不焦虑首先要摒弃“做号人”思维,从“媒体人”和“媒体价值”重新审视自身。
投入采访资源深耕耘领域内信息,才是细水长流的关键。行动上重内容、轻包装才能取悦愈加挑剔的读者,一篇文章、一个视频、一段观点产生什么价值不在于你今天做了多少努力,而是日常你有没有尊重他们的时间,这是关于价值感的索取和交易,这点永远都是真理。